“扬州八怪”金农书法变法后的“漆书”

标签:
金农书法扬州八怪漆书季涛 |
分类: 艺术与欣赏 |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的书法造诣在“扬州八怪”中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位。
他的隶书早年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
金农的楷书,似乎与民间书法一脉相通,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却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韵。
金农的行书从其早期开始就不入常格,用笔率真,随心所欲,令人叹服。
当金农到了五十多岁(1740年)极负盛名之后,他独创了一种“渴笔八分”,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这种被人称之为“漆书”的新书体。这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其书笔划方正,棱角分明,横划粗重而竖划纤细,墨色乌黑光亮。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犷简单无章法,其实是大处着眼,更有着磅礴的气韵。是金农大胆创新、自辟蹊径的标志。
以下八幅金农的书法按年代排列,从中可以看出金农书法变体的过程。

1737年,隶书《梁楷论》,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740年,漆书《记沈周叙事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752年,漆书《相鹤经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