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宣德青花瓷碗,为什么卖了2.29亿港币?

标签:
宣德苏富比季涛拍卖 |
分类: 收藏和拍卖热点问题探讨 |
应“头条号”之约而作。
4月5日,在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拍前备受瞩目的“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成交,成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高拍卖成交价。而明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为香港蘇富比2014年4月以2.8124亿港元拍出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件“宣德碗”当天以6500万港元起拍,经过几轮激烈争夺,最终以2.02亿港元落槌,以约2.29亿港元成交(含买家佣金),高出估价1亿港元一倍之多。
拍卖之前,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仇国仕说:“苏富比本季搜罗的中国艺术珍品涵盖多个传统领域,惟重中之重者非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莫属,其精罕艺绝,传世仅见。”
这只碗直径为23公分。苏富比对其介绍为:“宣窑大碗,陶冶之巅,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捧于掌间,刚中带柔,抚之如脂,爱不释手。外壁起伏延绵,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白瓷为纸,青料作墨……宣德重器,传世孤品,独一无二,殊为珍稀。”
据仇国仕介绍,传世绘有相同鱼藻纹的宣德碗,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可与其相比较,但是尺寸皆较小。此宣窑大碗,曾于196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之后约有50年没有在市场露过面。
明宣德朝代,瓷器名品佳作不胜枚举,这件大碗为什么这么被如此看重?
瓷器鉴赏专家刘越先生指出:明清景德镇御窑厂内,专业画师们所绘官瓷纹饰虽妙笔生花,却受宫规所限,为龙纹、凤纹,或其他象征皇权纹饰多见,格式拘谨庄重,少了笔意趣味。而独有一类少数派,以新式瓷器纹饰为主题,寓意喜庆且不受制式所限,作为非正式场合之用,比如这件鱼藻纹碗,比较其他自然题材,它更需画师敏锐地写生观察,师法自然,才能以纯熟技法再现水中鱼草姿态。在此类作品之上,画师似乎更能将其娴熟笔法,和画功底蕴挥洒的酣畅淋漓,造就独具魅力、灵动迷人的别样御瓷风貌,这件鱼藻纹大碗就当属此类。
这只“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无论纹样、画工、器型、尺寸,举世无能出其右者,连馆藏者也难于媲美,诚然神品,被视为市场中的“宣德碗之王”。
连著名收藏家刘益谦先生看到别人买走了这只碗都十分羡慕,他在微信发文说:已通过蘇富比公司协调成功,将向买家借走这只碗参加本月底龙美术馆举办的明永宣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