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淳化阁帖》辗转回归国内的传奇

(2016-07-14 08:22:55)
标签:

淳化阁帖

书法

善本

季涛

分类: 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史话

 应“头条号”平台之约而作“mp.toutiao.com”

《淳化阁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北宋淳化三年,即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命侍书王著把内府所藏自汉至唐的书法名迹,镂枣木板刻于禁中,摹刻为《淳化秘阁法帖》十卷。《淳化阁帖》刻成后,用的澄心堂纸和李廷珪墨进行了拓印,由此在中国书法史上开辟了“丛帖”这一新的形式,被后世誉为 “丛帖始祖”或“丛帖始刻”。宋太宗不仅自己珍藏和临习,还将《淳化阁帖》分赠皇亲国戚,赏赐身边重臣。

北宋《淳化阁帖》辗转回归国内的传奇

在《淳化阁帖》之前,中国人制作字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临摹方式来复制原作,这种方式需要临摹者一遍遍地去写,耗时费力,即便同一书家写相同作品,每次写出来的作品效果都不会相同;第二种方式,人们将优秀的书法作品刻在石碑上,通过拓碑,石刻就会比较准确地被复制在宣纸上。拓碑是复制书法作品的有效方式,效率高。但是,相比原作,石刻作品有很多先天不足。比如,工匠手艺差,原作书法中字的模样就不能有效表现出来;可工匠的手艺如果太好,也有可能在刻碑的时候,对原作做一些修改。

20034月,“丛帖始祖”《淳化阁帖》的第四、六、七、八卷从美国回归,被上海博物馆收藏,成为了当年收藏界最振奋人心的消息!

说起《淳化阁帖》的回归,就不能不提起吴尔鹿这个人。吴尔鹿生于北京,目前定居美国,闻名于国际中国艺术品拍卖界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

1983年,吴尔鹿留学美国,攻读艺术史。1986年,他来到著名中国古董收藏家安思远家打工,整理安家收藏的古玩,慢慢地成为了安思远的收藏顾问。

安思远,英文名R.H.Ellsworth1929年生于美国纽约市,其父为牙医,母亲为歌剧演员。他从小钟情东方艺术,“安思远”这个中文名,就是他的中国裔老师王方宇给他起的。经过数十年的钻研和收藏,他成为了海外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他曾在1971年编写了《中国家具》一书,在西方掀起了中国家具收藏热。

某一天,吴尔鹿在书画市场遇到了一部《旧拓晋唐小楷》,其中有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他十分兴奋,也许吴尔鹿当时还不完全了解这部小楷帖的价值,但他认出了帖上有项子京收藏印章和翁同龢的跋文。于是他以一万美元把它买了下来,这笔钱相当于他年薪的三分之一。

  这部《旧拓晋唐小楷》帖,也引起安思远的极大兴趣。他通过日本人助手对吴尔鹿说:两万美元让给我吧”。安思远如愿得到了这部《旧拓晋唐小楷》。他对吴尔鹿说:以后留心,遇到碑帖就帮我买下来。

1994年,在佳士得拍卖行的一场中国古代书法拓本专场中,有不少为香港收藏家李启严所藏的书法碑帖,其中就有《淳化阁帖》第四卷。吴尔鹿建议安思远竞拍《淳化阁帖》。

在十卷《淳化阁帖》中,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有先秦至隋唐19位帝王的书法墨迹,其中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 《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的《中书帖》等;第二至第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第六卷至第八卷为王羲之书法;第九卷至第十卷为王献之所书。涉及书法作者105人,共420帖。

吴尔鹿告诉安思远,这件法帖与德国政府300万元美元购进的古登堡插图本《圣经》有一比。听从了吴尔鹿的建议,安思远用8.96万美元拍进了《淳化阁帖》第四卷。

  1995年,安思远又在佳士得举办的中国书画拍卖会上以20.25万美元竞拍到《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这三卷为台湾收藏家吴朴新所藏。吴氏本来居住上海,后去了台湾,他去世以后,其家藏大部分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购去,可能由于大都会对《淳化阁帖》认识不足,没有买这件《淳化阁帖》。拍卖会上,安思远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捧着酒杯,频频举牌,最终竞拍得胜。

北宋《淳化阁帖》辗转回归国内的传奇

  1994年,当时的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把印着《淳化阁帖》的拍卖图录拿给碑帖与书画专家启功先生看,启老看后十分激动,从此就把有生之年能见到《淳化阁帖》当作了难以忘怀的心事。

19963月,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即将赴美参加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艺术展的谈判。行前,启功把她和苏士澍叫去,对她说:你这次去美国,能不能去找一位叫安思远的人,据说他藏有《淳化阁帖》,请他拿到北京展览。我不见到宋刻真本,死不瞑目。

王立梅回答说:我一定给您办到!

在美期间,王立梅通过久居纽约的好友找到了安思远,向他转达了启功先生的请求。

当安思远把四卷《淳化阁帖》放在王立梅面前时,她显得十分激动,洗了手,戴上手套,虔诚、屏息静气地翻阅起来。红木盒套封的《淳化阁帖》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打开封套,真丝装裱的封面上,蝇头小楷“淳化阁帖”字样赫然入目。

北宋《淳化阁帖》辗转回归国内的传奇

安思远谈到:我没想到中国人是这样欣赏法帖的!在美国没有人重视它,他们会认为这是印刷品,没什么价值。我愿意将它带到中国去展览,让启功先生看,让真正欣赏它的人看到。

  他接着提出:我也可以将《淳化阁帖》让给你们,但不是无偿,我们可以交换,可以不要等价。

  您对交换的文物有目标吗?王立梅问。

  可以交换故宫收藏的清代朝珠。安思远说。

回到北京,王立梅立即向国家文物局领导汇报了有关情况。局领导马上与故宫博物院联系,了解是否有可做交换的朝珠。



  《季涛谈拍卖》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北宋《淳化阁帖》辗转回归国内的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