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拍卖异军突起的原因

标签:
匡时拍卖春拍季涛 |
分类: 收藏和拍卖热点问题探讨 |
应《扬子晚报》之约而作,刊载于2016年6月26日。
近日,2016年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会基本落下了帷幕,多数中大型拍卖公司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这里最为突出的是北京匡时拍卖公司,2016年春拍恰逢匡时十年庆,最终以25.58亿元收槌,共出现了4个白手套专场和40件过千万元的拍品,创出历史新高。成交额同比2015年春季拍卖10.8亿元成交增加了136.85%,而环比2015年秋季拍卖的10.03亿元,增长155%,超过其单季历史最高成交——2013年19.90亿元,28.5%。
在北京整体春拍古代书画板块强悍火爆的氛围下,匡时古代书法绘画的经营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古代书画的夜场部分:丁云鹏《少陵秋兴》以2875万元成交;王守仁《复罗整庵太宰书》手卷以3047.5万元成交,超最低估价5倍之多;龚贤的绢本手卷《行书自作词》以3622.5万元成交;蒋廷锡《百种牡丹谱》以1500万元起拍后,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争,最终以1.51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7365亿元。
今年,从香港到北京,瓷器、佛像板块亮点迭起,成交踊跃。匡时的瓷器古玩部分整体在品质上有很大的提升。其中,“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一套以3335万元高价拍出。
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这样看待春拍:
“首先,这次拍品准备的很好,为了十周年,客人们都留好的货,尤其拿出来的古代书画的生货,像蒋廷锡的《牡丹谱》册页、王阳明、龚贤的书法手卷,拍卖场上都没露面;其次,买家很给力,大家或多或少都来捧场,特别是关系好的客户,即便资金紧张,也不忘了来买几件;第三,市场对好的拍品,尤其对古代书画越来越追捧;我们这次在瓷器杂项方面,卯足了劲要打翻身仗。因此请了资深专家做顾问,海外的老藏家给以支持;总的来说,即便天时不一定最好,但地利与人和支持了匡时;我事先没想到能拍这么多,预计也就20个亿!”
笔者深切感受到,匡时公司成功的另外一个因素,在于其一直十分重视企业品牌与形象的塑造,把握住了拍卖行的这一生命线。同时,匡时公司内部采用了流程式管理模式,部门之间互为服务对象,从而有利于减少了互相扯皮和矛盾,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当匡时员工数目仅为其他大拍卖行员工数量一半的情况下取得了同样的业绩时,不能不说流程管理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