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梵高作品高价拍卖谈投资当代艺术

标签:
梵高后印象拍卖向日葵季涛 |
分类: 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理论与实践 |
应《扬子晚报》之邀而作,刊载于2014年10月10日。
近悉,苏富比拍卖行将于今年11月4日在纽约拍卖梵高画作《静物:花瓶雏菊和罂粟》,预计成交价格将直逼5000万美元。梵高创作的《加歇医生的肖像》曾于1990年拍出过8250万美元的世界纪录。
梵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他没有进过美术学院接受绘画训练,没有绘画条框的影响,使他能够以完全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去表现生活。他的画注重表现画家自我的内心世界,而非追求一种自然主义的写实,奔放的笔触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但却违反了学院派的清规戒律。梵高也许一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技能、技巧上,而是要充分表达情感和意志,因此他没有成为画匠,而成为了艺术家。
有统计,梵高生前共画了879幅作品,都是由他弟弟,艺术经纪人提奥负责销售的,但梵高的画一直没有被市场上所接受。梵高37年的人生中只卖掉过一幅画,《红色葡萄园6》,被一位名叫安娜·波克的妇女买下。
梵高的画在他生前为什么卖不出去?主要还是因为他缺乏传统的绘画笔法,作为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其印象主义画风,并没能在当时的艺术风潮中占据主导地位。加上梵高有很多自己的创新,也不能被当时的收藏者所接受。作为当时买画的主力,法国的贵族们仍然喜欢古典主义画风,仍然喜欢宗教或者描述贵族生活场景的题材。因此,梵高描述百姓生活的作品难以卖出就容易理解了。
同时,梵高的时代,信息流通缓慢、营销渠道不顺畅,画家不易出名,一位画家被市场接受所需的时间要很多年。
1987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梵高的一幅《向日葵》被日本安田保险公司以3950万美元购得,创下当时国际艺术品拍卖的纪录。
4、国际拍卖行不断拍卖梵高作品并逐渐推高价格;
5、梵高作品多收藏在欧美各大美术馆,市场上存量并不多。
梵高的艺术在19世纪末,就属于当时的“当代艺术”,也许那时曲高和寡,无人关注。后人才逐渐看到其作品的艺术价值、艺术地位和收藏价值。联想到今天,如何看待和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问题?虽然年代不同了,事物都有了诸多发展变化,但从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意义和原理层面上考虑,投资当代艺术还是要重视那些基本要素:
1、艺术家的作品要具有艺术美感;
2、其作品要能够反映时代气息,具有独特个性和稳定发展的潜力;
3、有品牌画廊或艺术经纪人对艺术家进行长期包装代理、宣传推广和展览销售。
4、艺术家有参加国家艺术大展以及获奖的经历,或作品曾被美术馆收藏;
5、其作品被各大拍卖行所认可,并经常出现在拍卖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