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在我国是个新兴的中介性贸易行业。近几年我国各地的拍卖槌声此起彼伏引起了一阵阵轰动,也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尤其艺术品拍卖更是极具社会影响的一个品种,许多人存有这样一些疑问:一般的拍卖行为什么没有“包修、包退、包换”的保证?
笔者认为,普通商品多为批量生产的新产品,对其质量有着十分严格、明确的要求,且多直接来自生产厂家或批发商。如果商店售出不合格的商品,生产方或销售方负责退换是十分必要的。而艺术品多为不可能复制的孤品,其质量难以找到可比的标准,何况经过收藏的艺术品大多不是新品,多来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委托方的提供,因而更无法明确其质量标准。
另外,普通商品的质量和价值可以用实际应用中的各项指标数据来衡量。而艺术品的价值、真伪、瑕疵只能用以往相似艺术品的市场资料进行推算。尤其是判定艺术品的真伪问题,则只能靠鉴定专家的来进行辨别,这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难以有一个客观的、量化的标准。
同时,拍卖行是一种中介性质的特殊商业机构,不同于普通商店,它只拍卖别人委托的拍品,而不能拍卖自己的物品,从而拍卖行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拍卖的艺术品的来源、真伪和瑕疵,完全保真在实际中往往十分难以做到,对靠拍卖大量艺术品,而又只收取很少的佣金(相比工艺品商店)的拍卖行来说,不可能用包退的方式去承担这样大的风险。
售卖和拍卖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前者采取展卖同时进行,价格确定,质量也相应确定,次品则表明价质不符;而拍卖品的展和卖是分别进行的,买家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拍品,而且价格不确定,最终在拍卖场上依质论价。
世界上大多数的拍卖行都奉行一条成文或不成文的惯例:对艺术品、古董及普通旧货的选择以买家自己的眼光为准,拍卖公司以尽可能准确的鉴定、估价,并提供尽量好的条件来帮助竞买方选择优良的拍品,拍卖公司的运作和发展靠的是自己的无形资产――信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必然会青睐那些信誉好、拍品货真价实的拍卖行,而逐渐遗弃那些赝品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