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拍卖企业市场定位目标市场房产拍卖财经 |
分类: 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理论与实践 |
市场定位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切入点”。纵观许多定位成功的企业,皆能取得骄人业绩,事业如日中天;而不懂定位或定位不准的企业,即使企业手中有过硬的产品,却常常是手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市场定位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准“定位点”!选准了定位点,有了鲜明而独到的市场定位,就能体现企业和产品的特色,使本企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千千万万同类者中脱颖而出,赢得竞争优势。下面列举的是一些国内著名营销企业的成功的市场定位: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供过于求的市场上,海尔集团推出的迷你型“小小神童”洗衣机以“即时洗”的定位一问世即风靡市场,令同行企业目瞪口呆。
健力宝与体育结缘,以“运动饮料”定位;奠定了健力宝中国第一饮料的地位。
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自始至终以大众车的形象定位,牢牢占领了大众阶层市场;而通用汽车公司的“卡迪拉克”,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是豪华车的代名词,是大亨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北京的“炫特区”房产项目一开盘就打出“小户型”,面向工薪阶层的口号和定位,弥补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空白,销售十分火爆。
拍卖企业需要避免至少三种主要的定位错误。第一是定位过低,或者根本就不对公司进行市场定位。很多拍卖公司也许还停留在有什么饭就吃什么的阶段,对自己的公司的业务和未来发展仍一片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公司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二是定位过高,脱离客观实际,实际上做不到,目前一些拍卖公司定位自己专做冠名权拍卖、社会二手房拍卖,也许就很难得心应手。第三,拍卖公司必须避免定位混乱,让委托方与消费者对公司的印象产生混乱,认为公司是“万金油”。
目前国内拍卖企业专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市场定位的方向有:综合文物艺术品拍卖、书画拍卖、油画拍卖、古籍善本拍卖、邮品拍卖、综合房产拍卖、商业房产拍卖、机动车拍卖、破产企业财产拍卖、土地使用权拍卖、花卉拍卖、农副产品拍卖等等。
国内一著名拍卖策划人指出,拍卖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是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业。最近,《广州日报》联合广州方舟市场研究公司对曾经参与房地产拍卖会或曾与房地产中介行打过交道的广州市民进行电话采访,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半数的人觉得通过中介行容易被欺骗,而与通过中介行交易相比,拍卖交易过程比较透明,更能体现标的的市场价格,但85.7%的人却更愿意在中介行进行房地产交易。调查发现,在受访者心目中,拍卖行和中介行是两种操作方式不同、实际性质相同的“中介机构”,与中介行相比,拍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拍卖行没有售后服务,有的拍卖行甚至还高高在上,而多数中介服务比较周到,可以省心省力;拍卖会上的价格没有“封顶”,拍卖过程中标的价格容易被哄抬;5%拍卖行佣金太贵,而中介一般买卖佣金是3%,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议价;拍卖行不承担任何风险,交易后出现任何问题都把责任撇得一清二楚,而有的中介却会帮买家卖家把首尾工作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