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8、四岁半女孩不听教,还顶嘴怎么办?

(2020-02-18 09:49:23)
标签:

杂谈

      家长问题:
     老师,您好!我是孩子妈妈,我女儿现在四周岁半,上幼儿园小班。孩子脾气倔,做错事情时不听家长或老师说教。在家,我或者爸爸批评她,她会说:哼!奶奶批评的话,就是拿爸妈的话语方式来反驳奶奶。在幼儿园,搬椅子从地上拖着走,老师说要搬起来,她就不听,诸如此类!还有一个烦恼是,时间安排不听家长的,安排洗澡洗脸刷牙什么的,磨蹭不积极。我想问问如何能有效的实施对女儿的管理?她的人品和性格在大方向上没问题。谢谢老师!
  
       英子看问题:一个四岁半女孩,正处于她第一个叛逆期间,表现出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会对家长的命令语气、强迫她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表现出很反感、不听话。俗话说:“一岁两岁逗人爱,三岁四岁讨人厌。”就是说,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就会从之前的“小可爱”变成令家长感到无计可施的“熊孩子”。这时,他们表现出脾气倔、不听教、对着干、顶嘴,家长叫这样做,她偏不这样做等,非要鸡蛋碰石头。所谓叛逆,其实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2—4岁左右的孩子,从最初的吱吱呀呀模仿说话到清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的转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孩子掌握的字、词很少,有时会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所需要,家长容易错误理解孩子想法,便开始闹情绪。对于很自我,很强势的家长,会觉得自己是孩子的爹孩子的娘,不听话还了得!先劝说,无效;再骂,无效;最后打,逼孩子就范。可是孩子已有一定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要极力表现出独立和我能行,再也不情愿听从父母的命令和安排。所以,表现出尤其不听教导。 
     再有就是2-4岁左右的孩子还会觉得同父母对着干很好玩儿。表现出父母批评她,她会说:哼!奶奶批评她,她就是拿爸妈的话语方式来反驳;老师叫凳子搬起来,她非要拖着走;父母安排洗澡洗脸刷牙等,她不去做,表现出磨蹭不积极。
      还有2—4岁左右孩子的思维是属于单向的。表现为想什么就是什么,不管父母怎么劝、开导、反激的家长还打骂,孩子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比如说,孩子争着玩别家小弟弟的玩具时,父母开导他,玩具不是我们的,不要和弟弟争着玩,看,弟弟都哭了,还答应孩子给他买一个,但孩子还是一意孤行,还是要去争着玩。天气冷,叫孩子不脱衣服,但一会儿,他又把羽绒服脱下了。家长环顾四周孩子,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家长大可不必恐慌。
秒都百科,知识普及:叛逆期是指孩子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否定的态度。孩子成长过程有三个阶段的叛逆期:2—4岁左右对着干的熊孩子;7—9岁左右唱反调的小大人;12—15岁成人自居的小成人。
家长们的叽叽喳喳:
家长A:不是叫孩子听话,而是要提高孩子的情商,让她有为别人着想的心理。比让她简单的听师长的话更重要。因为那是她发自内心的,不是被迫的去做那些事儿!
家长B:孩子有她的执拗,我们有坚定的正确引导,并换位思考和体会。孩子任性多半和家人的娇惯分不开。我家大宝就有这个问题,不太听劝,我行我素,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现在想来,确是小时候对她宽松了。
家长C:讲给她道理,慢慢会懂,但还有个办法,淘宝上买一份“宝宝自律表”,每天你希望孩子做到什么就贴一个标题上去,然后天天打卡,贴小贴贴,这个办法我觉得挺好,最起码我儿子每次完成一项,会主动问我可不可以贴小贴贴,我允许了他就很开心自己给孩子贴一个!
家长D:现在有了二宝,大宝处于青春期,周围人们因为她大了,对她提出更高要求,她有一阵极不适应,心理有落差。孩子的很多问题,小时候看来是可爱、好玩、不算个事儿,可当她大些,问题就成了问题。
家长E:何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何时修正,家长随时管教。就事论事,不焦虑,不往更坏处想孩子,执着而坚定的教导,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英子配方

 

       ----------好处坏处表-------------------
【好处】

1、孩子自我意识强,思维发展很好。
2、这类孩子的引导得好,会十分有主见。

【坏处】
1、易让父母束手无策、产生厌烦情绪。
2、给老师、长辈带来许多麻烦。
3、其他小伙伴不愿同她玩耍,容易被孤立。

【选择与行动】


1、改变说话方式,告诉孩子:“宝贝,帮妈妈一下。”家长、老师一定要改掉对孩子命令的口吻,不要一味对孩子发号施令。比如,安排孩子洗澡洗脸刷牙什么的,知道她会磨蹭不积极。就可以说:“妈妈又想宝宝锤锤背了,小宝锤背,妈妈感觉好舒服。你把澡洗了,刷了牙,又帮妈妈锤背,怎么样?”孩子感觉她有被需要的时候,会非常乐意答应。你这时一定要夸奖:“我就知道宝宝会很苦洗完澡来帮妈妈锤背,小宝真是妈妈的小乖乖。”这样,孩子不磨蹭还很乐意。

2、家长要学会“等一会儿”。当家长叫孩子去做某件事时,孩子正专注于堆积木、翻画报、看电视等,家长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扫孩子的兴,打断孩子的兴致。而是等一会儿,看孩子玩得差不多,看得差不多时,再叫孩子做这件事。如果家长这时候叫孩子做某事,孩子根本就没有听父母说啥,更不会去做,家长反反复复地喊,也是无济于事,反而让自己白着急,甚至认为孩子不听话而生气上火。

3、做情绪管理地高手。
    当面对熊孩子各种反抗行为,家长一定不要直奔”不听教“这个词去,一定换角度思考,理解孩子成长需要;降低自己说话的声调,改变自己盛气凌人的面部表情,深呼吸几次,放松自己地心情,调整好后,再轻言细语地与孩子沟通,评和地询问孩子需要怎样,或者征询孩子该怎么办。一定记住,孩子的问题,是没有对错的,只有态度。家长态度,决定孩子接受和改变的效果。当情绪上来时,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再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处理和教导会比较好。比如,可以用动画片里面的角色来开导,孩子会易于接受。

4、制定好家庭公约,家里每个成员都得遵守,大人也不许搞特殊化。安排好每天的一家人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21天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5、少给孩子讲道理,直接执行约定。尤其絮絮叨叨,让孩子抓不住重点。家长一定记得少说多做。比如孩子该刷牙洗造睡觉,提醒一遍“不刷牙洗澡睡觉,按照规定,爸爸妈妈直接关灯睡觉,不管你了”。如果孩子没动,就直接关灯不管她。这次他会哭,哭后求助父母给他开灯,并陪着他刷牙洗澡。这时他会迅速刷牙洗澡。下次就好了,时间一到,家长一提醒,他会立即执行。

6、家长一定学孩子的思维模式游戏和说话。比如,孩子不喜欢喝菜汤,就可以和孩子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赢了奖励”喝酒“,把喝汤当喝酒。家长不是开开心心地让孩子喝菜汤了吗?孩子爱拖着凳子走,家长就装着很痛苦地样子说:”宝贝,听,椅子被你这样拉着走,疼得都哭出来了!说不定椅子哭的声音还会吵到别人休息呢!“其实,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的善心和同理心就会让他立即终止拖凳子得行为。

推荐书籍:《和孩子一起度过叛逆期》《别和叛逆期的孩子较劲》《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复盘-----------------


1、教和育都是一个漫长得过程,需要家长有足够得耐心和同理心。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有孩子的思想。孩子成长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把家长对世界得认识、家长认同得道理,硬塞给孩子,逼孩子遵照。

2、孩子得教育一定是心平气和的教育。对孩子唠叨、生气、大喊大叫的情绪化教育,都是无效的教育。不但孩子不接受,还会加深与孩子的矛盾和隔阂,阻碍家长和孩子的沟通。

3、不了解孩子的教育也是无效教育。孩子调皮、拖拉等,如果家长不知道产生这些不好习惯的原因和孩子心理真实的想法和需要,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育也是无效的。

4、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洞洞,就是这个原因。意思是孩子很多行为习惯,都是给家长学习的。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玩手机,不让孩子玩手机;不要自己熬夜,让孩子按时睡觉等等。如果这样,孩子当然会有令不行。

5、孩子都是不完美,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接受孩子犯错,就像接受自己犯错一样。犯错,对孩子是正常的,不犯错才是不正常的。

6、孩子教育,从小娃娃抓起。不要觉得孩子还小,等大了,自然就懂得道理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性格和品性方面,是在幼儿时期形成,所以,上小学前一定要让孩子懂礼、达礼,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力,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正面引导和管教,少对孩子说“不”“不能”“不要”,用孩子易接受的方式给他讲道理,告诉孩子这件事情不能做的原因。当孩子做得好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孩子明白怎样做会得到别人认可,自然不会唱反调,对着干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