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题:
一位着急而无助的妈妈问:老师,儿子想成为成为多栖人才,但他想归想,游戏照玩,作业照样厌恶,上学仍旧不喜欢(已经近两年没去学校上学了),我们该如何引导、如何沟通,才能让他这个理想越来越清晰,从而改变行为呢?
英子看问题:
不知道这位家长的孩子有多大。但孩子不去上学,原因很多:学校、班级、老师管理不适;沉迷于游戏、电视;遭到校园暴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于他十分困难,畏难情绪严重......所以,孩子不去上学,不能简单归于没有理想。有的孩子是缺乏理想而导致学习没有动力;可有的孩子理想遥不可及,导致觉得毫无希望,破罐子破摔。这位家长的孩子想成为一位多栖人才,这位孩子了解多栖人才他们是怎样学习和奋斗的吗?或许,他对什么是多栖人才都不太知道,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也不能给予他上学求学的动力。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很多。只有走进孩子内心,真切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再根据孩子情况对症下药,方能点燃孩子重返校园求学的渴求。
家长们的叽叽喳喳:
家长A:理想会有根据我得年龄有很大的变化,说来话长,其实就跟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是,总体的,也不会差很远大。9岁的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当飞行员的理想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而作为妈妈的我也是尽所能满足他对飞机的热爱。
家长B:理想能成为动力的源泉,每个人的理想都不一样,孩子的理想也会因为大人的理想或者大人的引导受到影响,首先清晰明确自己得真实想法,然后一定要付诸行动……孩子没有动力,是因为没有目标!父母没有方向,孩子就没有方向!父母有多大志向,就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C:
1、为什么孩子不去上学校,不去的时候都在做什么?
2、在房间里还是出门?是窝在家里上网看电视,还是上外面鬼混
3、在外鬼混时他在做什么?是否交了坏朋友,有了坏的习性
4、如果在家却都不起床的话,是否是没有生活的动力,如果有抑郁就需要去看医生
5、你让他两年没去上学是有更大的忍耐力,或宠爱的能力,或者无能为力,
6、而这样做是否有导致你有抑郁或者身体上的问题
7、积极面对问题,不是隐藏自己的担心,去找出原因并克服
家长D: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由于一些原因没考师范学院,但好在后来的成长工作中,也有一直做带教的工作,现在成为一名妈妈,正在学习P.E.T.,今年准备考证,未来希望我的孩子能有自己喜欢的爱好,慢慢找到自己想做的事,而我,会尽量做一个亦师亦友的朋友,陪着他一起成长。
家长E: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担心焦虑,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持有的人生态度。在跟孩子交流时更加要弄清楚他们内心的想法,也许好多事情不是你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好多家长一旦出了问题才想到事情的严重性,其实平常和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
英子配方
----------好处坏处表-------------------
【好处】
1、 孩子还有理想。
2、孩子还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
【坏处】
1、理想过于长远、模糊,不易实现,会让孩子见不到希望;
2、长期不去学校,容易染上坏习惯;
3、会让孩子失去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选择与行动】
1、调查:跟老师、同学、邻居等了解孩子不去上学的真是情况:在学校的表现;学校老师、同学对她的态度;不去学校每天去了哪些地方:不学习每天都干些啥打发时间;都和哪些人交往等。
2、行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不过是否给学校、老师、同学有关,是否遇到家暴等,最好都给孩子转一所学校,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成长环境;其次是给孩子最好留一个级,比如,孩子原来读二年级,就重读二年级,这样,孩子知识上没有多少缺漏,压力小,也容易跟上,让孩子找回学习的自信;最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定一个近期理想或目标,让孩子容易实现,给孩子学习补给动力,再定一个远期理想。这位家长的孩子想成为一位多栖人才。可以找一些多栖人才的成长故事让孩子读一读,了解多栖人才成长的路径和学习模式等。
3、试一试:给孩子一个愿景版,让孩子写一个最终的远期理想。再画一个理想阶梯图,第一步实现什么理想,第二步实现什么理......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学期的理想。实现一个就把这个阶梯涂成红色。至少这个愿景版上要有十个以上的阶梯,让孩子沿着阶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之路。
OK,做到这些,孩子求学的愿望将越来越强烈。
建议:多带孩子去运动,再运动中培养孩子吃苦,带孩子去旅行,开拓孩子视野;带孩子艰苦的地方体验生活的艰辛,直面生活的困难。
------------复盘-----------------
1、正确引导,应在儿时就开始。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发生的任何状况问题,都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就如减肥一样,它不是一天长成的,也不可能一天减掉。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长期而有耐心的过程;
2、比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心理疾病。家长一定要反复告诫自己:把握好分寸,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只是在意学习成绩,虽然内心很希望孩子将来成材,但也清楚如果成人和成材不可兼得的时候,应选择孩子能成人。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的陪伴助力,尽量能做到更好,才不给以后留遗憾。
3、理想已掩盖在现实生活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从兴趣上让孩子找回理想,热爱生活,发现学习、生活的乐趣。
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给你一座高山,自己去攀登,而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榜样的力量无穷,可引导孩子多读名人传记。让孩子汲取名人的精神力量,渐渐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永远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成功就不会太遥远。
5、父母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团体的益智活动,公益活动,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让孩子真正找到自己的理想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