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与后四十回的关系
(2024-07-13 12:48:11)
标签:
文化 |
红楼梦第五回与后四十回的关系
《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一说源自胡适,据说是他当时淘到的一册仅有前八十回的《石头记》启发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其主要论据就是后四十回描写的某些结局与第五回的预言不符。本文拟从两个方向来论述胡适的这一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高鹗不具备续写《红楼梦》的条件。
高鹗,1788中举后,赴京备考进士期间结识了出版商程伟元并于1791年受程之邀合作出版了120回的《红楼梦》(史称程甲本),高鹗后于1795年才中进士。程伟元邀请高鹗的目的,不是叫他续写《红楼梦》,而是叫他在程伟元已经收集到的后四十回的40多册各类残本的基础之上,“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整理编撰出完整的120回以便出版,这在《红楼梦》的序言里面都已交代得很清楚了,而高鹗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之内绝不可能有能力和时间达到“续写”《红楼梦》的地步,他仅仅是一个整理和编辑者而已。是信这个序言里面当事人自己的交代,还是信胡适的话?至于说高鹗是受朝廷(乾隆)指派续写《红楼梦》就更是缺乏历史依据了,1791年高鹗还在京漂备考中并未入朝做官。
再来看较多结局与第五回不符的问题。《红楼梦》序言里面交代过全文在十年内经过多次的修订增补,所以不可能第五章的内容会一成不变,而应是前后互相影响和变化的,可能变来变去某些版本在某些地方就有些脱节了,本人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在十来年的时间内,曹雪芹主要多次修订了前面八十回的内容,因而有了一个他自己比较满意的版本,这也是前八十回流传甚广的原因吧,而后四十回也修订过多次,但未如前八十回那样修订完成为一个他比较满意的版本就过世了,甚至是第五回已经改了但他还未来得及改写后面的内容,也可能是他并不认为后面的结局一定要刻意的去字面意义上的一一的对应第五回的预言,因为第五回的预言都是以诗词来体现的,而诗词有押韵的要求,所以某些词句有硬凑的可能,而如果要让后面的结局也去硬凑这些因为要押韵而硬凑出来的词句,那么《后楼梦》一定不会成为一部 “我国美术上之唯一大着述”(王国维语)。客观来说后面四十回比前八十回难写,因为前面铺的太宽了,后面要一一收拢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四十回也一定不如前八十回那么出彩,也可能怎么收尾曹公都不大满意,但绝不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是曹公仅仅写了前八十回的内容然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年时间的对前八十回的如琢如磨的修缮而完全不考虑写后面的章回,所以不存在《红楼》未完一说,最多说《红楼》未完善而已。
最后啰嗦一句,将后四十回的内容写成与第五回的预言一致其实是很容易的,比如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就是这样的。程高二人并未去硬凑,反而充分证明了他们对原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