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90岁老人写情书:诗行最暖是长情 画图最美是相依
(2017-02-21 20:47:15)文/汤计典频
书信是一种充满了暖意的文体,情书则是书信中最浪漫、最温情的一束。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当时就像诗一般动人,像水一般润心,像火一般滚烫,后来更像经典一般流传。
如今,谁知道有多少人已经数年没收到一封信了?电话手机的普及,电子邮箱的问世,即时通讯的便捷,几乎消灭了书信,也消灭了诗意。
近日,一封出自90岁老人之手的情书,让一对耄耋老人的爱情曝光于世人眼前,给这料峭的初春带来了一阵暖意。
据成都商报报道,2月13日,眉山老人唐俊文的老伴刘贤瑞重病,转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儿女们怕90岁的唐俊文担心,将此事瞒下,没有告诉老人。当天下午,腿脚不便的唐俊文老人找遍了眉山市人民医院的每个病房,以及平时常和老伴去的公园和菜市场。
见父亲如此牵挂,儿女们把母亲现在的去向告诉了唐俊文老人。当天晚上,子女们用手机视频,让隔了约70公里的两位老人见面。70公里,这大约是婚后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两人相隔最远的距离。
2月14日,唐俊文老人终于在病房里见到了老伴;2月15日,唐俊文把两支玫瑰花送到了老伴的病床前。结婚60多年了,两人的爱情简单平凡,这是唐俊文第一次为老伴送花。
回到旅馆后,唐俊文老人铺开信纸,为老伴写了一封信。信写好了,老人又让儿子把信打印出来。16日下午的探视中,老人把“情书”送给了老伴,请护士把信读给老伴听,他则握住老伴的手,继续守在床前。
60多年的相守,浓缩在500多字的情书里,这就叫纸短情长;年少相牵,年老相依,一天不见,四处寻找,这就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天那样黑,那样冷,我的心更冷,我感到我此刻像孤儿一样,没有你我怎么办?”90岁老人的情书,不煽情而句句情浓,很朴素却句句闪光。有的人用一封封情书妆点了爱情,老人家用长情注释了这一封情书。
有多少浪漫的爱情,经不起时光的冲刷,露出斑驳的伤痕;有多少海誓山盟,经不起琐屑的勾兑,悄悄地换了颜色、变了味道。有多少比翼鸟劳燕分飞,有多少并蒂莲风中零落。而这一对老人用60多年的相依相伴打败了光阴,战胜了琐屑,感动了世人,温暖了世界。
《吕氏春秋》中说,“人之寿,久之不过百,中寿不过六十。”60多年,这已是中寿之人的一辈子了。相依相伴了60多年后,短暂地离开了对方,就觉得像孤儿一样!还有比这更深情的情话吗?还有比这更浪漫的爱情吗?不需要文辞藻饰,不需要浪漫煽情,不需要去稻城亚丁,也不需要去北海道,只需红尘做伴,只需不离不弃!长情,就是最暖的诗句;相依,就是最美的画面!
闪婚闪离,那不是爱情,而是游戏人生;一夜激情,那不是爱情,而是欲望泛滥!耄耋老人的情书,耄耋老人的爱情,让我们明白,纷纷扰扰的红尘里,还有像传说一样的爱情,真实存在!(原创作品,转载需注明稿件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