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信息遭泄露系内鬼所为:这一次抓了银行行长,下一个抓谁?

(2016-10-17 22:21:22)
 日前,四川绵阳警方最近成功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5.2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包括银行行长在内的犯罪团伙骨干分子15人、查获公民银行个人信息257万条、涉案资金230万元,成功打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这一黑色产业链。
银行行长被抓,冷不丁地看到这个字眼,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原来“内鬼”在这里。电信诈骗之所以难以绝迹,银行等掌握公民个人信心的机构、企业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将原本应该保护的个人隐私和信息故意泄露倒卖,谋不法之利,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甚至危及公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这样的案例已经举不胜举。
近期,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将电信诈骗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治理,取得了重大战果,各种浮在面上的电信诈骗分子纷纷被打掉,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环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但人们依然存在一个疑虑:如何从源头上打掉电信诈骗?公安机关能不能在打击家贼和内鬼上亮出法律的利剑?
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就应该是我们执法机关追求的目标。面对人民群众所期待,公安机关等执法执纪部门就必须时刻亮出法律法规的利剑,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家贼难防、内鬼难打。正因如此,近期,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6部门就电信诈骗发联合通告,就打击电信诈骗做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了电信企业、银行、支付机构和银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对监管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可以说,这个《通告》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对于故意泄露的单位和个人,行业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就要严格治理、重点打击,依法依规严惩,绝不能姑息迁就、坐视不管、养痈为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电信诈骗犯罪屡禁不绝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乃至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一次,警方抓获了一个银行行长,我们就成功地打掉一个侵犯个人隐私的巨大黑色产业链。我以为,面对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电信诈骗,这个银行行长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希望公安机关根据线索继续出击,在电信企业、支付机构、银联部门等机构发力,将内鬼一一揪出,将家贼捉住,彻底打掉黑色产业链的源头,保障和维护公民个人隐私与合法权益。
     绵阳警方的案件侦破工作说明,行业和监管部门在防止电信诈骗犯罪工作上还需要亟待加强。我们绝不能任由这些蛀虫继续啃噬,绝不能坐视不管,绝不能让这些人践踏着法律的底线、昧着良心赚黑心钱。最高检等六部门明确指出,对因重视不够,防范、打击、整治措施不落实,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严重的地区、部门、国有电信企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坚决依法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我以为,执法执纪部门就要在这起案件上要动真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警示和威慑效应;对于不作为、懒作为的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就要严厉问责,彰显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