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一句楼市政策传言就“A离婚”,这是啥样的婚姻观?

(2016-09-02 11:34:53)

文/汤计

这几日,大上海“火了”,而且“火的”方式还非常特别:离婚!对,没错,就是离婚。

坊间有人传言,上海或将考虑调整购房贷款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从三成提高至五成;凡有贷款记录的,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住,无论是外地户口还是本地户口,也不管是首套还是二套,首付均为7成。随着楼市各种调控传闻不断被放大,上海离婚买房进入白热化放量冲刺阶段。上海多个婚姻登记中心从上周末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协议离婚高峰:浦东上周六一天超过近百对夫妇协议离婚,杨浦则有97对夫妇协议离婚,是平时的三倍。本周排队离婚依然在继续,有结婚刚半年的小夫妻,也有结婚二、三十年的老夫妻。夫妻扎堆离婚,而且,都是感情特铁的,让民政局不得不采取措施高挂免战牌的临时举措。

现实生活中,结婚的理由很简单,大多数是因为爱情,手牵着手步入婚姻殿堂;两人离婚,情况比较复杂,情感破例、感情不和者居多。而像上海这样,因为一句楼市传言就着急忙慌地“假离婚”,钻政策的空子,把美好的婚姻绑架在金钱之上,把婚姻当成省钱的工具,实乃对爱情的玷污,对婚姻的不敬。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婚姻专家说,正确的婚恋观可以促进和保障人们对婚姻的规划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行进在符合人类幸福规律的轨迹上,从而成为婚恋当事人婚姻幸福的保障;不正确的婚恋观则往往不能认识婚恋幸福的本质,使人们误以为海市蜃楼即是真实的世界,让人凝眸痴望的是梦中虚幻的幸福,而一旦梦醒,留下的只能是泪眼婆娑。

结婚自由,离婚亦自由,这是法律赋予男女双方的权力,本无可厚非。但现实中,中国的婚姻却越发浮躁、随意:有感情不和真离婚的,有一方出轨闹离婚的,有为了钻政策空子(注:实际就是个谣言)而假离婚的,更有甚者“假戏真做离了婚”的。如此利欲熏心,何谈婚姻神圣,爱情真诚;如此挖空心思,何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因为一点蝇头利益,夫妻双方就火速离婚,在旁观者看来,这样的婚姻基础实在不牢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不定哪一天因为一丁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真离婚了。

我们在谴责那些把婚姻当儿戏夫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相关政府部门的作为呢?暂且不论楼市政策是真是假,面对不正常的离婚现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政府部门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谣言走在真相的前面,让群众陷入迷途难返的境地。如果政府部门发布了信息,老百姓还被谣言所左右,那就反复发布继续发布,直至打败谣言战胜谣言。

如果楼市调控政策属实,政府就有草率出台政策之嫌,因为,楼市调控首先以不能损害百姓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为前提,更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制度和政策的空子,让一项政策成为损人不利己的“帮凶”。政策出台前一定要广泛征求民意。

这让我不仅想起了前几年深圳突然限号的新闻事件。面对舆论和市民“深圳是否也会限购”的担心,此前深圳市的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公开强调并承诺,“深圳对私家车不限行不限购,将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市民出行方式”,“如果深圳出台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广泛听取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在这种背景下,“深圳限牌”政策还是猝然降临,明显违背了上述“言犹在耳”的承诺,政府失信于广大市民。一面信誓旦旦“不限行限购”、“绝不搞突然袭击”,一面又公然背弃承诺、食言失信,又怎能取信立信于民?

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政府部门首先要树立法治形象,增强法治意识,面对任何突发情况或者出台任何政策制度时,都要做到依法行政,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让法治精神蒙羞。各级政府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我希望那些揣着“小心思”的夫妻赶紧回家,让爱情回归纯真,让婚姻更加圣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