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案第二季:人民呼唤“马天民”式的好警察
(2016-07-03 16:40:52)
标签:
雷洋案雷洋案涉事民警犯罪时评 |
分类: 汤计博客 |
伴随着坏警察邢副所长等被北京检方依法逮捕,沸沸扬扬将近两个月的雷洋案转入了第二季。舆论场上围绕雷洋案的涉案警察是否涉嫌犯罪已无争议,人们的关注点也已经转向了雷洋案的更深层次问题。我在这里不想也没有比各路“神仙”更高的见地。
今天,我只想给大家谈谈好警察“马天民”,这位上个世纪家喻户晓的派出所户籍民警。上个世纪60年代有部电影《今天我休息》,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户籍民警“马天民”。“马天民”是由共和国第一批电影演员仲星火扮演的。1959年,他在电影《今天我休息》中饰演民警“马天民”,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热心助人的户籍民警的形象,使得“马天民”成 为家喻户晓的好人。
“马天民”是艺术形象,他的原型马人俊是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原指江庙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人民警察,加入公安队伍时年仅15岁。作为一位社区民警,马人俊以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侦破了偷盗六百两黄金的大案,查获各类案件67起,1956年被授予全国公安一级英模。由于他乐于为民做好事,不计个人得失,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人民服务很光荣(不是为钱服务很着急)。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一级公安英模马人俊与被逮捕的北京昌平派出所邢副所长相比较,马人俊既不是什么高考状元,又没有中国政法大学的学历,但他的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品德过硬。他说,人民警察要不犯三错:一是路不要走错,要走正路;二是口袋不能摸错,要讲廉洁;三是床不要睡错,德行要好。
网上有文章说邢副所长出身寒门,上学是村里人凑钱供的。他当警察后平日里省吃俭用,每个月往村里寄5000块钱,资助家乡那些读不起书的儿童。看起来的确不错,但一个派出所副所长月薪几何,如何能节省出5000元给他人?每月5000元压力满大啊!
一级公安英模马人俊没有这样的压力。1950年10月,还在中学读初二的马人俊报名进公安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派出所当户籍民警。他能做的只是把辖区当成自己的新家,与社区居民一起拉煤渣、疏通下水道。百姓们聚在一起说:“这个小警察不错,他在为我们做事。”干了两个多月,路铺好了,下水道疏通了,百姓对马人俊的称呼也从“警察同志”变成了“马同志”……再后来,好人好事做的多了,“马同志”又变成了“小马”。
仲星火在电影《今天我休息》中扮演的社区民警“马天民”,每天就是这么忙忙碌碌、平平凡凡,忙着为社区居民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服务,连相对象的事儿都忘了。“马天民”把身上的警察制服当责任,他说,“人民警察,就是警察要天天为人民,心中要有‘人民’二字。”被逮捕的邢副所长心中想的是“人民”还是“人民币”?
我特别奇怪,一个政法大学生,穿上警服后怎么变得这么暴力?“人民”在你心里还有位置吗?“马天民”这个人物形象能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是因为他把人民群众当作父母、兄弟、姊妹,辖区内有人生病了,背起病人就往医院跑;有人落水了,他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救人。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一心为民,在朴实无华中透露着光芒。
这些年,有些警察穿上制服不是想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责任,而是把自己当成了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说话生、冷、硬、狠,一张嘴就是“你妨碍公务”,一抬手就是拳脚手铐……严重破坏了公安民警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结果是“规范执法成了人民群众最大的期待”。雷洋是不幸的,他走在大街上被夺去了生命;我们是幸运的,从7月1日开始,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正式生效了,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警察的执法活动被置于阳光下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人民呼唤“马天民”式的好警察,在新世纪、新时代“马天民”精神仍然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