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来了,韩春雨团队的成功给三本院校正了名

(2016-05-23 18:39:33)
标签:

杂谈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用在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身上,最恰当不过了。板凳坐的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十年没有发过学术论文,要发只发哈佛级的学术平台,这样“高远”的志向,不仅自己笃信不疑,他的“傻徒”高峰、姜峰“双峰”也是奉为圭臬。

理想和吹牛最大的区别是,理想是说的人信了,听的人不信;吹牛是听的人信了,说的人不信。这次,说的人韩春雨和听的人“双峰”都信了。

韩春雨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让他从一个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跃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在网络迅速“走红”。“这里就是我的‘MIT’(麻省理工学院)。”被外人看来只是“小作坊”式的实验室, 韩春雨一句戏谑的话,有人觉得可笑,更多人觉得可敬。

有人把“怪人”“异类”的标签,贴在了这师徒三人身上。但有谁想到他们的成功来源于平淡和踏实?多少名人才子殇于浮燥!

我国是学术论文生产大国,但有多少能被转化为生产力,有多少能成为人类智慧的珍宝?坦率地说,很多学术论文是“你抄我、我抄你”的学术垃圾。

韩春雨和弟子们10年不发表论文,因为他们在十年磨一剑,他们是真正的科学追求者,是真正的科学家。10年没有发表论文,因为韩春雨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在了人后,他不想拿虚假的科研成果蒙人。这意味着得不到公认,也意味着拿不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韩春雨甚至准备拿“存款”续圆自己的理想。

韩春雨没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没有在海外高端实验室做博士后的经历。但这并不妨碍韩春雨向尖端科学领域迈进的步伐。在信息互联互通的当下,在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以中国人的智慧,只要坚持原创不跟风,完全有能力有信心走在世界的前列。

韩春雨的“十年不鸣,一鸣惊人”,说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坚持原创才有大出息,坚持原创才能站在科研领域的高峰。韩春雨曾经跟着同行的脚步跑,但都被同行们捷足先登。沉重的教训唤醒了他们,韩春雨决定另辟蹊径攀登科研高峰。终于,韩春雨团队以中国人的智慧,以中国人的坚忍,站在了世界科研领域的顶峰。能够在十年沉寂中,不被外边的浮华世界所纷扰,在自己的科研“领地”获取快乐,这就是韩春雨团队科研成功的思想境界。

韩春雨团队的成功,还让我们看到了老一代科学家身上甘于清贫、艰苦创业、刻苦攻关的优秀品质。韩春雨没有自己的房子,工资收入也不多,他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韩春雨团队的科研经费也有限,他们不报怨、不言弃、不闹腾,经费紧张的时候甚至个人举债……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不记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使韩春雨团队取得了世界“诺奖级”科研成果。而反观某些所谓的学术带头人,拿着大笔国家科研经费不务正业,甚至用国家科研经费供养“小三”,他们是多么的渺小和无耻。

韩春雨团队的成员,也让我们反思子女的升学观念。一年一度的高考,不少家长企盼孩子考入名牌大学,有的家长甚至不屑于二本、三本院校。在一些家长的心目中,985、211才是真正的大学,“三本”院校只能是没办法的选择。然而,韩春雨团队的核心成员高峰,就是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

高峰同学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对导师韩春雨科研课题的热爱,焕发了他前所未有的聪明才智和科研激情,即便是打地铺吃大苦,也要跟着导师搞研究攻难关。难能可贵的品质成就了这个曾经的三本院校学生,让他跟着导师站在了世界级科学家行列。

一个人的创造力,不在于出身,不在于分数,而在于他是否有理想、有闯劲,是否对所从事的工作真正热爱,能否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韩春雨对学生的认同也是如此,不论学生出身、不看学历背景,只看是否对科学是不是真正的热爱。正是在这一点上,很多学生或望而却步,或中途退出。

当然,韩春雨团队的成功,也得益于河北科技大学提供的良好环境。河北科大没有把韩春雨捆绑在论文的数量上,也没有把韩春雨的科研限定在特定的时间段,校长可能换人了,但对韩春雨的政策始终没有换。从没有给过他发论文、评职称的无形“压力”,让韩春雨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研究氛围中。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韩春雨一鸣惊人的巨大力量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