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呼和浩特市的一些民营医院丑闻迭出,给患者治病的本事全用在了“武力”上了,不是在手术台上对患者勒索加价,就是在手术室内对患者殴打辱骂。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在医院这一主场,患者真是万般无奈。民营医院接连发生问题说明,呼和浩特市主管部门对医院的监督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少数医护人员违规违法操作,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面对一些医院的管理乱象,呼和浩特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公众一个明确回答。
其一,政府部门对医院的管理是否失职、失控?接连发生的医疗问题说明,呼和浩特市对民营医院的监管是有问题的。患者到医院就医治病,就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一种信任,但他们却把患者的信任当成了牟取暴利的借口,丧失了一个医生的基本职业操守,毫无廉耻地大肆敛财,不仅病人的病没有被治好,搭上了辛苦挣下的救命钱,还要惹下一肚子气。在现如今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又有哪个患者敢质问医生是否有执医资格证,哪个患者敢跟医生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就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日常行业监管,不能将规定、制度仅仅挂在墙上而不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从这个事件来看,这两家医院的问题并非偶然发生,其带有追逐金钱的必然结果,政府主管部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是严重的不作为,就是对人民群众生命的漠视。
其二,对涉事医院的处置为何不痛不痒,是否有利益输送?“天价包皮”问题出现后,政府主管部门对医院的处置避重就轻,仅仅罚款3000元,如此不痛不痒的处罚,演戏给谁看?虽然监管部门指出了平安医院“内部管理不规范、相关制度不健全、手术区域不合理等现象”
其三,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室殴打患者,是在行医救命还是在要命?如此恶劣的医德医风,市政府的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真的没有接到过患者的投诉吗?接到患者投诉而不去作为,是否有利益输送?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介入,给患者一个交代,给法律一个尊严。即使是患者在手术台上出言不逊,医护人员也应该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上,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当然,呼和浩特市一些民营医院曝露出来的问题,我想绝不是呼和浩特市独有的,其他省市的民营医院管理如何?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深刻反思,认真核查,对本地区的民营医院进行一次大清查大整顿,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患者投诉热门的民营医院要坚决取缔关闭;对于那些职业操守缺失,医德品行不端的医生,要坚决吊销其行医资格。
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政府监管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好作为、善作为,在“打假”上下真功夫,通过彻底清理那些只认钱不认人、丧失职业操守和信仰的恶医生坏医院,为全社会打造一个安全的、相互信任的医疗环境。
呼和浩特市是美丽的,但美丽的城市不能因此受伤害,类似两家医院的问题不可重演。我真切地希望医院的医生千万不要再“任性”,把真正的“任性”用在治病救人上,这才是行医的大德,做人的正道。
(原创作品,媒体不得转载,欢迎普通读者转发,但请注明出处)
编辑:宣瑞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