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吗?”
(2011-10-17 20:48:36)
标签: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效率光能利用率杂谈 |
分类: 教学散记 |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2007年2月第2版第104页写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对此,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吴举宏老师在《中学生物教学》2010年第12期 “生物学中有关疑难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吗?”吴老师根据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强度)的多种定义分析得出:总而言之,光照时间的长短与光合速率无关,与光能利用率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前半句正确否定了教材“光照长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即光合速率)”的错误表述,但后半句“(光照时间的长短)与光能利用率密切相关”的观点同样值得讨论。
笔者认为,仅从光照的角度而言,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的只是投射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光能的总量,断然无法影响植物对这一日光能总量的利用率。吴老师“(光照时间的长短)与光能利用率密切相关”的表述,只有将光照时间理解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才成立,因而有失严谨,故提出来与吴老师及诸位同仁讨论。
此外,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可通过控制光照的强弱和成分、二氧化碳以及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等措施予以提高。光合作用时间(或者吴老师所说的光照时间)并不能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吴老师文章中所提问题是“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吗?”但讨论的却是“光照时间的长短与光合作用速率、光能利用率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由此提醒我们要注意辨析光合速率、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这3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