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应该怎么读顺口?
作者:伍永尚
人们往往在描写远古或落后地区人民生活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言下之意简朴而单调。
这句话的出自先秦的《击壤歌》
击壤歌
作者: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意思很简单:日出我起来,日落我睡觉,喝水我挖井,吃粮我耕种,与帝王有何干系!
“作” 古代按“起”讲,比如《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经·乾卦·九五》:“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从此看可以读“日出而起,日入而息”。
《康熙字典》:“作,‘子悉切’,音即。《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陈琳·客难》:“太王筑室,百堵俱作。西伯营台,功不浹日。”据此:“作”在此准确的读音是《击壤歌》的“击”。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击壤”就是“与地斗”。
歌中还有一个“食”字,上古音读“yi(異)”《广韵》《集韵》《韵会》:“‘羊吏切’,音異。”
这样以来:《击壤歌》里的“作”读“击”,“食”读“異”,前四句就合辙押韵。不妨再读一遍听听看:
日出而作(击),
日入而息(息)。
凿井而饮(饮),
耕田而食(異)。
帝力于我何有哉!
其他读法变得牵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