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面对百万酒单的态度让公众愤恨
(2011-04-17 11:06:39)
标签:
通膨中石化百万酒单杂谈 |
分类: 我的观点与时评 |
据央视网报道: 4月13日“天价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曾经开过三个会,一个是领导班子的会,一个是所有处室干部会,还有一个是外宣部门会。
会议主要两个议题,第一,要求各个部门追查泄密人,到底是谁泄的密,怀疑肯定是内鬼,一旦查出要严惩。第二,跟外宣部门商量如何应对媒体采访,坚决要求任何人未经同意情况下不得接受媒体采访。这也是近期媒体采访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所有人都说不清楚情况的原因。
爆料人还称,调查组在日夜加班,紧急约谈,希望早点上报结果。因为社会影响实在太大,早了早主动。至于调查结果,只有调查组人员知晓,其他人还不能得知。
这样的处事态度,怎么不让公众失望呢?他们没有采取积极的纠错行动,而是要查找举报人欲进行报复,吓唬那些敢于举报的人,把以后的“天价酒”事件堵在家里面,不要让外人知道。
应该说,中石化广东分公司部分证实网帖的真实性,为今后的纠偏创造了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将成为事实纠偏还是机制纠偏,其结果大为不同。如果只是事实性纠偏,即使全部承认网民监督内容或知情人说法,甚至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处罚,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下一个“天价”出现?如何保证民意不会在一次次震惊、失望、麻木的情绪传递中,失去对垄断性国企的基本信任?失去对全民财产授权和使用程序的基本认知?果真如此,将极大地影响整个社会对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判断,从而产生难以计算的负面社会效果。
中石化现在需要的是,以积极的态度,切实揭开“天价酒单”的全部事实,履行应有的向全民的告知义务。并在中石化全球的系统中展开调查,看看其还有多少个“天价酒”问题点,并把责任人送进监狱,从制度上、机制上进行规范, 切实把油价降下来,为中国的降通膨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