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模之后的反思
(2009-05-12 20:28: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反思案例 |
在二模之后的反思
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了,看着卷纸上一个个可怜的分数,心中很不平静。本次考试,除去103班学生根本无法和105班比较之外,(这早在我的意料之中)102班和104班也无法抗衡了。拿及格人数相比,102班34人及格,104班38人及格。102,103的总均分比104,105少10分之多,参加抽考的学生排名泽州县17名!如果加上那些后进生,成绩可想而知!
一年前,我雄心勃勃,而今却如斗败的公鸡。我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内心有股无名火不知向谁发泄。我打算先拿102班不及格的学生开刀,好好教训他们一通,叫他们引以为诫,幡然悔悟,争取进步。早自习后,我留下所有22名不及格的学生,批评教育,软硬兼施之后,要求他们每人写一份说明书,检查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
一页页翻看着学生交上来的说明书,我的火气渐渐平了。我开始意识到教学成绩不好本来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责任。如果要批评要惩罚,老师学生应各责50板。
……老师们也经常找我谈话,可我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左进右出,从来不放在心上。我曾经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好每一门科目,可每次坚持两个星期,就又放弃了,每次都没有坚持到底。以前上课每节课你都会让我回答好几次问题。可后来,渐渐少了,我觉得您不管我了。我想老师都放弃了,还有什么好坚持的?所以就放纵自己。每次都在最后一排,不是睡觉,就是玩儿。现在上课回答问题或干其他事仿佛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上课有问题您也不叫我了,我每星期最多回答一次问题。渐渐我的成绩也越来越不好了。单词和短语还好说,语法我根本就一窍不通,句子不会写,现在上课,您在上面讲,我根本就听不懂……
看着这些发自心底的话语,我的内心如打翻了无味。她说的都是实情,只不过,我们师生其实在相互作用。我在争取她,她在抵抗我,最后她赢了,我对她失望了放手了。我没想到我的放手是她所不希望的,虽然她负隅顽抗。
……老师常说考不好的同学不用功,不懂学习,其实老师们都并不了解我们。坦白说,有时会好好学习一段时间,可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了,首先,想学不知该怎样学,想学都不容易。有时好不容易充满了自信自己会把英语提高,可认真了好多天并没有发现改变。老师也好像从来都认为只会贪玩儿,不努力,并没有被老师发现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上课只有傻傻的坐在后面。时间长了又不想学了。认为学不学都一个样,把自己都放弃了。
……我记得你曾经上课说过,做题时回答问题你会叫D、E、F组的回答。可我看你上课叫回答问题也就一直是那几个人。我们后面的人你却叫的很少,甚至不叫。有时我想,或许你不重视我们了吧!我知道现在是中考冲刺,照顾前面的学生是理所当然,但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敏感的,脆弱的。不是班主任老师的代课老师更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灵感受。有多少老师关注到“想学都不容易”的学生的无助和痛苦?有多少老师能像周泓一样,真心的赏识学生,关注到他们的微小进步,然后翘起大拇指,不遗余力的表扬?其实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师叫的多,提问的勤,学生本人也重视,他们的成绩才提高的。如果老师能对一个差生倾尽全力,相信他在这一科目上不会拉后。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受人尊重、得到肯定和被人赏识的渴望。如果无视这个动作,漠视这种渴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撑。
也有一些学生对自身因素作了分析:
……我之所以没有考及格是因为:一、有时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又害怕您上课批评,我就拿别人的抄。也不管它是什么意思就抄。二、有时,上课在下面做小动作,也常常和同桌在下面闲聊。上课也不认真看书,导致了我这次考试没有考及格。
学生也明白,也知道怎么才能考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学生还小,需要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监督。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每个学生的成绩都很关键。
……总感觉英语是那么难,它就像一个迷宫似的,我似乎连入口都找不到,更别说找到出口。
还有的学生希望老师提出明确的建议。
……我放纵惯了现在想学,可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入手。您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我真的很无奈!
老师,我衷心的希望您能够帮助我一下。给我提一个较好的建议。能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老师,我真的下定决心了。请您帮帮我。老师,谢谢您。
学生没考好,不能全怪学生。我想到自己其实并没做好。首先,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有希望的学生身上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动向,却忽略了其余的学生。殊不知真正需要帮助的正是他们。其次,与学生沟通思想少,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甚至越来越疏远。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许多学生对我已不再亲近,我讲的既使是真理,他们也懒得相信,可悲!其三、所剩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我本人已觉得再提高一点,没什么希望了,不可能了。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有这样的思想,破罐破摔。决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学生。
在剩下的有限的时间里我打算:在继续关注优秀学生的同时腾出时间帮助和扶持不及格的学生。只有他们进步了我们的总体成绩才有可能进步。何况最后时刻,优秀学生再提高已经很困难,而不及格的学生进步的空间很大,值得挖掘。另外,课下,和其它科目交叉开,在他们争着做优等生思想工作的同时,把不及格的学生当作香饽饽对待,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