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2019-03-06 14:45:53)
标签:

旅游

图片

美食

分类: 快乐行走魅力西南行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在四川中江县,有一个挂面村,每当太阳高照时,家家户户的房前屋顶就会挂出如丝绸一般的面条,劳作的村民纷纷置身在轻盈如流水的线条间拉杆晒面,似舒缓优雅的舞蹈……
      位于凯江河畔的觉慧村是中江县一个有着40多户人家的普通小村庄,家家户户均以制面为生。每年小雪节气过后,如丝一般的手工面便会出现在村民的房前屋顶,阳光照射下,犹如瀑布一般。手工制面早已成为觉慧村一张名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挂面村”。觉慧村的民居风格与别处迥然不同,“回”形院落格局,屋顶相连相通成宽阔的平台,干净、通透、开阔,是晾晒挂面的最好场地。挂面在晾晒时可挂5米之长,最细的挂面能穿过针眼。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在村民们看来,挂面做得好不好,除了手艺,面粉的品质、和面用的水和晒面的天时最为重要。水必须用村里的地下井水,面粉选用优质冬小麦。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制作挂面的最佳时节。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每当太阳高照,家家户户的房前屋顶就会挂出一架架如幔如纱的面条,劳作的村民置身在轻盈如流水的面条间挥杆晒面,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面的芬芳。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在机器生产无处不在的今天,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步走向衰落。而中江挂面却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如何让这一传统产业传承下去并让更多人尝到地道的中江挂面,成为钟巧林等一代代挂面人的愿望。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2010年,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注册“手工挂面原产地”证明商标,2011年中江挂面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家家户户的房前屋顶就会挂出如丝绸一般的面条,劳作的村民纷纷置身在轻盈如流水的线条间拉杆晒面,似舒缓优雅的舞蹈……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正在晒面条的村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千丝万缕的面条像一根根银丝挂在空中;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中江挂面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原因,每一年,留给中江挂面的制作时间,只有五个月,村民们都会在这五个月里抓紧赶制挂面。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中江挂面第五代传人钟全德介绍说,面条虽小,但是却要受温度、光线、水源的影响,前前后后有18道工序之多,因此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手工制面是一门纯粹靠天吃饭的传统工艺,制面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气候因素,根据日照和空气湿度选择开工时间。通常在天晴的情况下,和面、划条要从下午四点开始进行,当天晚上做面师傅不能睡觉,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有一次高强度的劳动。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四川】中江,探秘中国第一挂面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