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2016-02-18 21:14:19)
标签:

旅游

图片

分类: 快乐行走魅力世界行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走进真实的印度

 

       曾经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去过印度的,和没去过印度的;世界上也仅有两种人:热爱印度的,和痛恨印度的。有人来到这里,爱的不能自拔,来来去去五六次;也有的人恨印度深入骨髓,到了只两天就买机票逃离。左眼是地狱,右眼是天堂,第三眼中的印度,在人间。这是一个很难用喜欢或讨厌来简单形容的国家,就像印度官方向全世界打出的那句广告语一样: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在这里,每个到访者都能找到只属于自己的情感,就像日夜流淌的恒河,就像自然成长的印度人。

       在印度这个色彩极其浓烈的神秘国度,很多场景都像是电影里的剧照一般,当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旅人来到印度,每一座城都会收获一段故事。而我的印度故事就从圣城瓦拉纳西开始。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神性之下,圣城瓦拉纳西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一条恒河孕育出了灿烂的印度文明,而它则成为了印度文明的最好见证。瓦拉纳西,这里有着神性之下的另一面。人们依水而生,无数纵横的小巷连接无数河边的台阶。清晨,人们迎着朝阳沐浴;傍晚,这里佛音悠扬,经声不断,人们在这里延续着千百年来的神秘仪式……

       有人说:“去瓦拉纳西,如果不去恒河边沐浴,不在恒河上看日出,那不仅是一种遗憾,也等于没到圣城。”当然,很多东西都是见仁见智,别人眼中的绝美风光与体验不一定适合自己。但能在恒河上看一场日出,的确是一种难以忘怀的经历。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如果说瓦拉纳西非要有什么自然景观,恒河日出是一定不能错过。而这条河流的神话传说更赋予了恒河日出更多的意义。天不亮,就被酒店的服务生叫醒,一行几人相约来到恒河边,登上前一晚约好的游船,开始向着东边划去,等待着旭日从恒河上慢慢升起。晨雾中的恒河有一种静静的美,让人忍不住会闭上双眼,聆听自己的内心。正当我陶醉于这安静的环境中时,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地升起,霞光映红了东方的天际,也染红了水面,没有大起大落的美,一切都在宁静与安详中慢慢上演,所有的人都凝视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沐浴着这难得的圣城之光,陶醉其中,我也一样。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恒河日出;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看完日出,船夫载着我们沿岸观赏恒河晨浴的场面,晨光照在恒河沿岸的古老宫殿上色彩很美,短短半小时的船程,就仿佛完成了一次千年的穿越。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恒河岸边的古老宫殿;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岸上人们支起了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一排排小船在离岸10米左右的地方停泊,围出了一个天然浴池。卖花的、看管衣物的、搭木板供人休息的、拍照片的人都挤到了这里,为前来恒河沐浴的人民服务。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恒河晨浴的人们;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古老的恒河夜祭;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祭天包括五个部分,分别祭拜宇宙的五个元素:土地、火、水、空气和以太。每一种元素都对应着一个篇章,篇章以婆罗门吹响海螺声为启,伴随着乐师的鼓声和歌声袅袅铺开;五人换持同一种法器,手臂高举挥舞,像是在召唤神明。先向东方祭拜,再顺时针方向一一停顿祭。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当真正到过瓦拉纳西后,你会发现喜欢这里其实无关乎它是圣城,而是身处其中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每次出门与旅舍老板问好,与冷饮店的店员问好,绕过挡住狭窄小路的神牛,经过人潮如涌弥漫着烛香味的金庙,与每天光顾的餐馆老板问好,在服装店与店主讨价还价。每一个与你有过一丁点联系的人都记得你,他们对你说,Namaska(你好之意)。这,就是最真实的瓦拉纳西。


泰姬陵,面浃上永恒的泪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16世纪到18世纪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这里是统治全印度几百年的蒙末尔王朝的首都所在地,被称作“胜利之城”。这里融合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与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我想不管何人来到印度,就不可能不去阿格拉,因为闻名于世的泰姬陵就在这里。阿格拉是典型的印度北方城市,喧闹,拥挤。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都市,却屹立着两大世界遗产:泰姬陵和红堡。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一座静静端坐的巨大白色优雅建筑,在晨光中显得圣洁而华贵,就像海市辰楼一样呈现在你眼前,你只能张大了嘴不住感叹,却说不出话。此时的我想不出任何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她。印度诗人泰戈尔形容她是“永恒面浃上的一滴眼泪”,英国作家吉普林描述她是“所有纯洁之物的化身”。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手中忙碌的相机,脱掉鞋子,坐在干净的大理石地板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的美好:朝霞从亚穆纳河上洒向泰姬陵,河上有小孩子在顺流游泳,发出咯咯咯的笑声,东边的清真寺泛出沙红色温暖的光,鸽群在空中盘旋,咕咕咕咕。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斋普尔, 粉红之城的浪漫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在印度众多的城市中,斋普尔是一座最有诗意的城市,它也有一个很有诗意的美称――粉红之城。斋普尔全城一片粉红色,不但屋顶、墙壁,一律粉红色,连这座城市的女人也偏爱粉红色的纱丽。当我怀着对“粉红之城”的浪漫憧憬初次踏入斋普尔时,眼前脏乱的光景一度让我怀疑是不是走错了目的地。但当我走进这座城市的老城区的城市宫殿、风之宫后,便瞬间爱上了这座美丽而浪漫的城市。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粉红色的宫殿;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连女人们都钟爱粉红色的纱丽;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面纱下的印度女人;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斋普尔著名的风之宫;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来到斋普尔,有一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那就是位于城郊的琥珀堡。始建于1592年的琥珀堡位于斋普尔北部城郊的一座山丘之上,是斋普尔的旧都,这里曾是印度古代蕃花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从辉煌到陨落的全部过程。由于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和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被称为琥珀堡。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城堡显得甚为漂亮。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堡内的建筑物由不同时期的宫殿组成,并依山势兴建,层层叠叠,极为壮观,是最典型的RAJPT风格。里面最为著名的是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Sheesh Mahal),宫墙上有无数面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虽然目前宝石已改成赝品,但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烛光,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后,有如芒钻漫天飞舞、非常奇妙。琥珀城堡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普尔城。据说这里曾经作为印度的首都长达6个世纪之久。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在这里还可以骑着大象逛古堡;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德里,古老城邦焕发新活力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在印度逛了一圈之后,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德里。很多人来到印度只把这里当成了通往印度各大旅游城市的中转站,却错过了这座印度最古老的城邦。德里分为新德里和老德里,新德里和所有的现代都市一样高楼林立,自然不是我们来此的目的,而老德里却是完全不同的光景,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杂乱的街道,众多的文化古迹都是这座古老城邦曾经辉煌岁月的见证。我们每天都以步行的方式穿行在这座老城的大街小巷,希望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来亲近这座城市。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德里街头冲我微笑的女孩;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德里地标:印度门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门前合影的印度小学生;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德里街头天真、活泼、微笑的孩子们,看到他们,让人心里暖暖里;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在德里待了两天,时间很短,收获却很多,而同样,回顾整个印度行程,每一站都很精彩。在这个国度,总是有无数的瞬间,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张面孔,被沉淀下来,在长久的记忆中兀自闪光,就算再多年过去,想起来的时候都会满心欢喜。

       对于印度,你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形容对它的感受。或许就像印度官方向全世界打出的那句广告词一样:不可思议的印度。它是你到了就立马想离开,临走了却还想再来的国度,即使有很多人告诉你印度怎么样糟糕,可当你真正融入其中,你会发现其实并非你想象那样,还是会有太多意料之外的美丽和感动在等着你亲自领略。印度文化的味道是那样浓郁,就如同一份咖喱,你可以品出其中各种香料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而这对你来说才是最真实的印度。

 

【印度】一半天堂,一半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