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首不同的《凉州词》——听课有感

(2010-05-09 09:10:36)
标签:

听课随感

古诗

边塞诗

凉州词

杂谈

分类: 语文教学
一节好课总是让人不断回味的。虽然课已结束,音乐也不再延续,但独自坐在窗前的我,仍沉浸在《凉州词》的意境中,仍陷入边塞诗的意境中......
市里的古诗教学专题研讨会,昨天就在实验小学开始了。因为课太多,实在换不开不能前去,一直耿耿于怀。今天一大早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就已人满为患了。早上的三节课《乞巧》《枫桥夜泊》《凉州词》各有千秋,可惜的是第一节课站在后面实在听得不清楚,于是个人还是最喜欢采秣小学刘燕老师执教的《凉州词》。这首五年级回顾拓展中的诗,教者又引入了王翰的另一首同名诗整合在一起,给我震憾相当大。
1、教学内容,整而不合
虽然很多老师上古诗课,都会拓展一首诗,但大部分的诗内容是不具备延续性的,所以效果并不佳。这节课一次引入两首同为唐代边塞诗的《凉州词》,作品风格接近,内容关联,时代背景相同,但诗风本身却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比较适合整合教学。
2、主题教学,风格独特大胆
同为边塞诗,但王之涣的诗悲凉沧桑,王翰却豪放乐观。于是教者大胆地从“边塞”入手,从遥远的边塞荒漠图片进入到对边塞诗的学习,先给整节课定下一个基调。再从第一首诗深刻体会出边塞的“苦”,将士们心中的“悲”,然后话锋一转,引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言壮语。
整节课由读边塞,读边塞诗,读将士的线索教学,听众与作者教者的心境共同经历了“苦”“悲”“壮”的转折,从而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
3、拓展视野、丰富内涵
作为一节课教两首诗的教学任务应该来说课堂容量已经相当大了,可老师还是引入了《资治通鉴》中关于戍边将士的记录、玉门关的资料介绍,其他唐代边塞诗中的名句等,使得整节课的内涵相当丰富饱满。
4、音画时尚,画龙点睛
教师对媒体的设计也是极具匠心的,不管是图片还是两段极具震撼效果的音乐,都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5、语言诗化,略显不足作为古诗教学,往往教师自己的语言也应具有诗意才能打动学生,这一点教者非常注意。教师本人的音色很美,激情澎湃。但正如下午评课时,教研员老师所说,教师与学生的共鸣还有欠缺。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的评价语言略显单调。
 
 
(听课后,匆忙写于午饭桌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狼爱上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