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2023-02-25 16:29:56)经过图书馆的时候,我好像看见夏天时候的爸爸,坐在轮椅上,穿着绿色条纹的很旧的汗衫。他说他衣服很多,其实都是儿子女婿穿旧的。我推着轮椅,问他要不要去这边、那边,想翻翻什么书吗?他说这么多好去处,以后他一个人用电动轮椅也能来。他说这么多好去处时,我心里总是有点难过。看着图书馆那个方向,爸爸还在我面前,我俯身便可与他说话,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轮椅把手握着,好踏实。
还是我没有照顾好爸爸,照顾好了,也许能带爸爸去徽州看看,他说我们家祖上就是徽州过来的,一直想去看看。晚年的爸爸对寻找旧痕迹很有兴趣。如果我还算了解爸爸的话,那么晚年的爸爸就是如此的。可是也许我并不了解爸爸。
回想这些,仍然感到悲伤。
我把写爸爸的文字分散在朋友圈、博客、公众号,好像这么做,我的悲伤便能被稀释。我怕我的悲伤让别人感到不舒服,想哭的时候也总是要忍了再忍。
新买的汽车很宽敞,每次我坐上去都会想,这是为爸爸而换的新车。爸爸只坐了两回,第一次因为新车的气味,他有点晕车。第二次便是去医院。因为换新车,爸爸一定要补贴我两万块钱。我要钱有什么用呢?那天看见后排中间的小隔板放下了,就像爸爸去医院时放下来让他靠着的时候一样。那天爸爸应该靠着我呀。
这一周,爸爸出七了。据说悲伤是一周时间一周时间地减弱的,等到出七的时候,便能够好很多。不知道心理学的依据在哪里。我的悲伤并没有减弱,似乎也不会减弱。想念爸爸,在每一个带爸爸去过的地方。
假若爸爸去世的时候,儿女亲人在侧,一一告别,也许如今便不会这样伤心。爸爸离开的时候,我不在他身边。那时候我还幻想着爸爸能挺过去,甚至想把新买的衣服洗洗,他穿上新衣过新年。回忆这些很近的事情,感到的除了悲伤,更多的是遗憾和后悔。假如知道爸爸这么快就离开,我是不是会把他从重症监护室接出来?那些把亲人留着医院抢救室的人,每个人,是不是和我一样,永远不原谅自己了?
爸爸,我好想你。过去的想念里边常常带着埋怨,如今才知那时的娇和幸福。
我也在工作,每天画画,写新的小说。为了小说素材,天天在网上查阅这几年的大事,想要列出一个年表。找朋友帮忙,有时候得到回应,有时候得不到。有时候提供的内容很好,有时候就是一堆废字。
今天我甚至出去采访,采访的时候精力也很集中,虽然迟到了好长时间,迟到是因为整理年表整理晚了。炉子上烤的水果和花生,并不怎么好吃。红枣烤过之后,别有风味。
前几天开会,也挺认真。生活要继续。
笑笑去上学,出国的事情提上日程。小孩子长大,也是生活的继续。我们又进入每天打电话模式,我买了床垫,准备随时可以去南京看看展览什么的,晚上住在她那里,又亲热又能省点钱。
人类就这么生生不息。又仿佛离别都是理所当然。
可是,我想念,总是在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