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周杰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夜
(2022-05-20 23:00:01)朋友推给我一个周杰伦的演唱会,假直播,是2013年的瘦杰伦。
真是令人愉悦的音乐,轻,但是不轻佻,有着稳定的品质。比起大多数创作型歌手,他的好歌,广为流传的歌,比较多了。
港台好像能有这样的艺人。比如钟镇涛,近七十岁了,穿着红色的裤子,也清清爽爽。换做我们的,要不是满身匪气,要不是非常油腻。
可惜我打开得太晚了一些,很快直播就结束了。于是又找出几首他的歌来听。好些是需要收费了,现在免费的资源越来越少。
熟悉的声音,歌声,很容易把时间拽回那个歌声的时代。我听周杰伦的时候,笑笑在读小学。所以周杰伦既不属于我的时代,也不属于笑笑的时代,但是,我们对他都很熟悉。笑笑很小的时候就会唱听妈妈的话,每次她摇头晃脑地唱,我就汗颜。宝贝,如果妈妈的话不对,你不必听。
起初我觉得周杰伦的音乐,过于通俗简洁的节奏,是快消品。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一些歌并未过时,甚至成经典。轻,并不意味着一定浅薄,轻自有轻的美。白云很美,很动人,触动心弦。
今天袁兄分享文徵明的画,我给了两句中性评价,袁兄被动地被我拉入讨论(主要是我说)。
袁兄是个有些士大夫做派的人,包括士大夫的习气,对,是习气。古代士大夫在文化上有着近乎垄断性的地位和话语权,客观地讲,他们真的在某种程度上制定了规则,划出了界线。玩什么,怎么玩,以及传承,有一套体系,甚至是话语体系,乃至话术,解释权归士大夫们。不按照这个体系或者不全按照这个体系来评价其艺术,士大夫头一扭,表示:不跟你说你不懂。
这一套是很有用的,积极面是将很多渣渣淘汰,消极面是屏蔽了不入体系的好作品。绝对有很多好作品被埋没,被外国人比如日本人赏识,得以获得应有的历史地位。
文徵明的画当然好,也值得纳头就拜,却不至于一点别的看法都不能有。这些古画,当然脉系纯正,这根本不值得阐述。但是,单就文徵明的画而言,他当然很秀气,清秀,然而他画作当中的市民气息是很重的,吴门画派基本上都如此。文徵明的宇宙并没有那么高妙。
即便是黄公望,也有些作品,并不是神品。这很正常。哪里可能每一张都是富春山居图呢?
我愿意对其人纳头就拜,却不会对每一张作品都崇拜有加。
分享而回避探讨,就像王阳明格竹子一样格下去,也可能会格出宇宙真理。但是也不必要就拿出“无”和“空”的大棒来,“无”和“空”的大棒用得最多的人都是骗子。传统文化往往都是这么被搞坏的。
当世界已经经纬纵横地呈现在面前,还坚持只在一个维度探索,是不是会效率太低?
毕竟,文徵明时代已经是城市文化了。也许,文徵明在当年文化上的流行度就相当于今天周杰伦在文化当中的流行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