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
(2014-01-23 17:27:54)分类: 关于笑笑 |
这个题目很像心理学论文了,哈,不过,确实是可以当成心理学的案例。
笑笑期末考试的第二天,下午我上线,看见邹老师的QQ留言,说笑笑数学考砸了,难过得饭都不肯去吃,是被“轰”去食堂的。邹老师还安慰了她一番。
我的心一下子被愧疚塞满,对笑笑和老师都有愧疚。如果每个小孩子考不好都不肯吃饭,老师得多忙呢?如果我能对笑笑做好我应该做的,她又何至于考不好就不吃饭?
关于数学,笑笑已多次向我发出寻求帮助的信息,是我疏忽了。之所以疏忽,是根本没想到小朋友已经对数学有了心理障碍。我一直满不在乎地说:笑笑,统考试卷会简单得让你感觉犹如云中漫步。
笑笑反驳过我:去年的统考试卷,我们做过,我就差一点时间来不及。
我反驳她:到期末考试了么?还有一周的,一周时间能复习好多东西。
自从月考中笑笑数学在班上倒数第一,其后的一个月,又进行多次数学考,笑笑倒数第一有几次。她和我说她担心,要找些习题练习练习,我没当回事,并劝她有时间多睡觉,做什么习题?撑得慌啊?一方面因为我个人经历使然,所以对学习成绩格外不看重,另一方面是我过于自信,现在看来不应该。参加考试的又不是我,去承受这一切的又不是我,我自信个什么呢?
以上属于第一次错误:用我的自信去曲解小朋友的困境。
第二天要数学考试了,当晚,笑笑一本正经地和我说:如果我数学考不好,你会怪我吗?
我说:不怪你,你认认真真的学的,我怪你什么?
至此,犯下了第二个错误:用减压的方式增加了小朋友的压力。
其实晚上临睡前,我还告诫了自己:明天早晨要给小朋友提出要求,凡会做的题目没做出来我就要责怪。
合理的正确要求会成为最好的正能量,这和适度的紧张是正能量一个道理。
如果对孩子一味的表现出通情达理、无私,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孩子会想:看,妈妈一点错都没有,如果考不好,就是我的错。
不给小朋友“迁怒”的路径,是很愚蠢的。
可惜早晨我错过了考前的最后一个机会,因为早晨起床后太疲惫,脑子好像还没有开始正常运转。总之是忘记了。
当日,小朋友放学回家,脸上还带着笑。她是要强的,不愿意展示自己沮丧的一面,哪怕在我面前。另一方面也说明她不愿被沮丧的情绪控制。不等她说数学考试的事情,我先说:我都知道了。
饭桌上我检讨了我的疏忽,也批评了笑笑的脆弱:你得学会自己做心理调适,因为凡事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靠老妈也没错,毕竟你还小。但每个人其实到最后都只能靠自己。
晚上笑笑稍微复习了一下第二天的科目,早早睡下。
我坐在她的床头,和平常一样笑着。但没有说晚安。
笑笑说:但愿我能睡着,但愿不要再想数学考试的事情。
我说:笑笑,你看,我是谁?你知道我是谁吗?
笑笑摇摇头。
我说:我就是成功之母啊。
当然,笑笑是懂的,她知道我中学时代的跌跌撞撞,在终点线之前,却步了。我几乎放弃了升学,若不是觉得这样太说不过去,真的是会彻底放弃的。在应试面前,我的名字叫“失败”,失败到惨烈,因为我是在最后一刻放弃的,在11年寒窗中的最后两个月放弃的。笑笑瞪大眼睛,眼睛里蓄着泪花。
我对笑笑说:老妈的那些失败是有价值的,我们之所以关系如此亲密,正因为我的失败。我不想让你也有那种痛,帮助你获取快乐,是我最圣神的追求。
当初的痛苦,如今是我的笑谈。
但有件事我笑不出。198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特别难(至少我认为特别难)。那份试卷中,有两道大题我曾经做过(题型一模一样),共20分。做过,当时不会,去看了答案,很夹生地会了。但在高考中,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出解题的线索。是高考啊!
笑笑,你能理解那种痛吗?上帝偏爱我,高考的题目都让老师给押到了,但是我做不出来。
我的高三下学期,每天每门功课的老师几乎都要发一套试卷,老师不要求大家做,也不讲,只是把标准答案贴在墙上。那是真正的题海战术。是不是有效?我知道大多数同学做出了两题中的一题,两题都做出的也不太多。所以我一直认为泛泛地做很多题目,不如认真地弄懂所有做过的有限的题目。所以我不主张孩子加餐,除非老师的水平特别菜,否则把老师教的弄扎实就够了。但现在笑笑对自己这么高的要求,我是不是也该改变一下态度呢?
我对笑笑说:为什么我在高考前逃跑了?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是有希望考本科的,1988年的本科和现在可不是一个概念。我只要咬牙坚持两个月。但是,我没有坚持。
笑笑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畏惧失败。一个被畏惧控制的人,幸运是不会眷顾的。畏惧失败,肯定只能成为成功之母了。
我们一起笑了。
我说: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还没有考试,就先被自己的弱项打倒。就比如很多女孩子怕物理,很多男孩子怕语文,还有你怕数学,最后发令枪还没有响,腿已经软了,能不垮吗?
我说:你数学不弱,是自己吓自己,就真吓着了。不过再增强点实力,有底气,会更好。寒假你做点习题,我支持你。
笑笑和我分析了她会做而没来得及写完的一道大题,分明会做而没做的一道大题,加起来,也有十来分了。她说当时边上的同学做得特别快,让她有窒息的感觉,深呼吸也不管用了,到最后20分钟,大脑几乎一片空白。
唉!可怜的娃儿啊!
她哭了一会儿,用掉两张纸巾。
我们一起为第二天考试可能遇到的最坏情况做了打算,也就是物理考试如果发现题目不会做怎么办。当然,办法实际上是没有的,任何办法都不可能让一道不会做的题目变成会做的,但这种分析和准备,肯定有用。我是成功之母,有的是经验教训。
笑笑说:我睡觉了。
关灯之后,我收拾了一下桌台,再去看小朋友,已经熟睡。
第三天,是笑笑本次考试最顺利的一天,物理还得了100分,尽管试卷容易,但保证不错,是需要很好的意志力的。笑笑能做到,值得我骄傲。
我对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很满意,她成绩可以啦,分数高出很多又怎样?又不能换成淘宝积分。但我忽略了她的心理需要。这两天我们做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交谈,不说网游不说电影,单单就说学习。她说的两点很重要。
一,不想在班上名次太靠后。
说明:这是很高的要求,在她班上,基本上一门功课有所闪失,名次就会靠后。所以她才会在数学考砸(其实也算不上砸,只不过不尽如人意)后饭都不想吃。
二,每当我说:我老妈不在意我考的好不好。边上的同学就会很羡慕地看着我。其实我觉得不在意考的好坏,也没那么好。
说明:是呀,当然没那么好。至少在小朋友考得不好心里难过的时候,我甚至都不能感同身受。心底里,我是个格外爱惜羽毛的人,这大概得我父亲的文化遗传(心理学专家,我这个词用得是否恰当?)。爱惜羽毛,实际上也就是爱名声。我特别热衷做个好妈妈,特别特别热衷,还特别喜欢在这一点上炫耀,潜意识里恨不得时时大声宣布:看,我是个多么有爱心有智慧的妈妈啊。
我错了。
初三还有一学期。我想,这样一个时段,家庭气氛再轻松,小朋友也不会感到放松,因为学校、社会都在强化“中考是人生大事”,班级的气氛一定也被渲染得很紧迫。我应该设身处地理解笑笑,而不是总洋洋自得地做个“好妈妈”。
有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这个实验有很多启示,比如,要尽可能坚持正确信息的给予。我则想,我对孩子的愿望,在孩子那里,大概就是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因为小朋友爱我,所以她被暗示了粉红色的大象,以至于都想不出真正的大象,只会在没有考好的时候,自己的愿望清晰浮现,以至于难过得吃不下饭。
真正的好妈妈,是帮助孩子追求她所愿,在她缺乏自控力的时候约束她。至少,下学期我肯定不会让她帮我挂游戏了,最好我也戒掉游戏。因为,中考确也可算是人生大事。
(认认真真写下这么长的博文,以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