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育儿阅读 |
分类: 悦读生活 |
http://s15/mw690/5056c2b7hce843b003f2e&690
2012年9月-10阅读总结
新增加书目:
http://s15/bmiddle/5056c2b7hce84020e343e&690
1-2:《小宝宝大迷宫1(2-5岁)》,和《小宝宝大迷宫2(2-5岁)》,托马斯和朋友益智游戏书。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型的迷宫书,我感觉超越儿子自己的理解能力的书。但是我想错了他能自己做题,自己还能找出三处甚至五处的图画的不同之处。本套书可以训练感知力、判断力、数学逻辑能力等。喜欢托马斯的宝宝,赶紧让家长买回家吧。
3-5:《巴巴妈妈做蛋糕•巴巴妈妈养大牛》巴巴爸爸新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儿子生病期间的新书,选择了他喜欢的巴巴爸爸系列,还有他喜欢的蛋糕方面的书。这个新系列的书是两个故事一本书,开本较小,个人认为没有以前的那套书好。即便是这样,儿子还是喜欢呢。
《啊呜啊呜吃蛋糕》,鼹鼠的朋友系列书之一,鼹鼠和蛋糕,都是孩子喜欢的食物,毫不犹豫选择给孩子买了下来,结果是可预见的,儿子是超级喜欢呢,发烧感冒的时候也要妈妈讲这本书。
《我爸爸》,金色童年中的一本,讲的也是父子关系,以各种动物之间的父子关系展示了我爸爸的伟大。多多一般喜欢,里面的我爸爸的伟大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好好体现,还是要多爸努力,学习其中爸爸的优秀事迹,儿子才会感兴趣呀。呵呵!
6-7:《谁是蛀虫的朋友》,科普书《可爱的身体》其中一本。故事讲述了东东不好好刷牙,不好好吃饭吃零食多,最后蛀虫成了他的朋友,他的牙齿痛。很好的一本教育孩子爱护牙齿,饮食均衡的一本书。儿子只要不好好刷牙或是想吃很多的甜食的时候,我就问他“多多,你想和蛀虫做朋友吗?”,他就很乖了。
《肚脐,你好吗?》,科普书《可爱的身体》其中一本。肚脐是什么?肚脐从哪里来?肚脐有什么作用?这本书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肚脐的故事。儿子很喜欢,讲故事的同时了解了肚脐。
8-9:《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2岁--第2阶段》这套学习书的的书,儿子还是喜欢,不仅有贴纸,手工还有画线,相比另一套数学书更加有趣味。
《大拇指魔法贴纸书》--科学探索3-4岁,贴纸量大,知识点明确,每个任务妈妈我都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儿子很感兴趣。可以反复粘贴的,但是需要贴完马上揭下来。
10-11:《揭秘农场》,看里面低幼版系列丛书。以前看了这个系列的《揭秘汽车》儿子超级喜欢,某网站搞活动,妈妈我毫不犹豫收了低幼系列的其他几本书。农场,是儿子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但是很感兴趣的方面。这个是周末早晨必须自己要翻看的书,通过翻翻页,季节的变化,描绘了农场的情景。
《揭秘机场》,看里面低幼版系列丛书。很全面生动地讲述了飞机及机场的情景。哪天我们坐飞机,是要带着这本书,一起理论联系实际感受一下了。
12-13:《忙忙碌碌镇》,斯凯瑞金色童年第一辑。介绍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农场的工作、消防员救火,坐火车旅行、修建一条新路、树木的利用等。书中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涵盖的信息非常丰富,对孩子了解社会生活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要是全方位地讲解这本书,没有一个小时讲不完呀。儿子很喜欢斯凯瑞的书,尤其是和车有关的书,我是根据他的喜好选择了其中的几辑。
《警察局的一天》,斯凯瑞金色童年第三辑。介绍了警察局的日常工作,让他们了解到警察对于保障人们安静的生活是多么重要。这本书,他自己阅读的次数比较多。
14-16:《我们是企鹅》,大科学动物篇中一本。讲述了帝企鹅生活的故事,逼真的大图,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企鹅那笨笨的毛绒绒的身体真是可爱呢。
《好吃的草莓》,大科学大科学自然篇中一本。鲜红欲滴的草莓,是怎么长出来的?好吃的草莓,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草莓身上有两百多颗种子耶。视觉冲击力很强的一本书,都是真实事物拍摄的图片。
《蔬菜花儿》,大科学大科学自然篇中一本。真漂亮,遍野的花田!是什么花?啊!是马铃薯的花。你知道白萝卜的花又是什么样子?带领孩子观察蔬菜的成长过程,还有平时不会注意到的美丽蔬菜花。视觉冲击力很强的一本书,都是真实事物拍摄的图片。这本书多多不是很喜欢,自己翻翻看而已,貌似他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
重复阅读书目:
17-18:《母鸡萝丝去散步》《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两本书儿子一直很喜欢,有点小幽默。
19-20:《看到找不到:闪电麦坤(入门级)》《米奇妙妙屋(入门级):看到找不到》,一直没有从书架上收起来的两本书,儿子会时不时拿起来自己翻看。
21:多湖辉--《走迷宫2岁》,一直画线,只有这个儿子感兴趣,每次不超过五个小任务,还有奖励小贴纸呢。
22-23:《乔比去市场了》《乔比认识交通工具》,乔比图文故事中两本,儿子喜欢这两本书。一本书是去市场有糖果,一本是交通工具,都是他喜欢的事物。
24:《我的爸爸叫焦尼》,父亲给儿子讲的书,只有这一本,儿子只让爸爸讲。
25-26:《汉堡男孩》教育孩子好好吃饭的书,儿子说他不要成为汉堡,还是好好吃饭吧。
《跟屁虫》看过后,儿子问我他是不是跟屁虫,妈妈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