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意义的意义
(2017-01-10 22:24:22)分类: 杂感 |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而统计学意义,在我这里,觉得它代表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一种思维模式。许多问题只能这样看,或者在统计学意义上看之后,能够得到一种新的认识。比如在微观领域,最近我觉得其实心理学也是在统计学上才有意义。人的差别其实很大,至少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大,前提是在人这一范围内。人的概念是因为人这一种群具有所谓人的特点才被归为一类的,不是因为是人所以具有人的所谓特点,是与人之外的种比较的结果。当然,也只有人才干这样的事,据我看来,其它种群并不关心这些。尽管都是人,我们经常感叹人过一百形形色色,这其实也不奇怪,在数量上更多的树叶都没有一模一样的,这是说人的差异性。既然人和人这么不同,但都称为人,自然又有相同的一面。所以心理学的结论,从某个角度看即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人的多数所呈现的状态或者特征。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行为特征是一般的结论,不一定与每个人或者某一个人的特征尽相符合,只反映一种趋向或者倾向,关于这个怎么说我还没有想好,在大数上有所呈现。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方面与此有关,也是类似地得出结论的,某些根据病症而叫什么病,病的名字;还有我所谓的地缘关系而某地的人,就是我们说中国人、东北人、河南人的,有时以某种特征而刻板地判定为某地的人,有时反过来以某地的人而判定具有某种特征。尽管我们知道这不精准,甚至经常出错,但并不影响我们更经常地这样做。人的诸种行为活动之中,不仅语言的使用是模糊的,有很多方面也满足于模糊,甚至有时候谁想摆脱这种模糊状态而追求所谓不该有的过分的精确谁就显得傻子一样,这里的所谓该与不该和过分之分其实也是模糊的。对此,有人说该模糊的时候就模糊,该精确的时候就精确,其实最难的就是该和不该的判断,怎么样才能判断什么时候是该怎样的,什么时候是不该怎样的,怎么样才能不出错,这大约也是模糊的。所以,我们经常说了不应该说的,做了不应该做的,这总是说了做了之后才能知道的。
人们已经很经常地使用所谓统计数字来说事,但统计数字里面的数只在统计范围之内才有效,它是说明那个统的,是对那个统的某种可能性的描述,与数字后面的无论哪种性质的单位的具体的个体无关,对个体来说,只存在1即百分之百和零两种可能,非此即彼,统计是说统的,不是说个体的。但人们常常把统计的东西用于个体,混淆统计意义中构成意义的条件,其实是失去了统计意义的意义,因为统计的结果与统中的个体是无意义的。抛硬币是个最简单的可以用统计方法说明的概率问题,硬币数字和图案两面在硬币抛落过程结束后到底哪一面朝上的可能或机会都是百分之五十,它的意义在于抛一次,可能出现两种结果:或者数字朝上或者图案朝上;如果抛不可计数的足够多次,数字或者图案朝上的情况是均等的,各占百分之五十;但其中的无论哪一次都是只出现数字朝上或者图案朝上,绝对不会是数字的一半和图案的一半一起朝上,而且无论哪一次不管出现什么结果——数字朝上或者图案朝上,都不会知道它的下一次的结果是哪面朝上,下一次永远是两种可能:或者数字朝上或者图案朝上,各占百分之五十。每一次抛硬币的结果都是唯一的,百分之百数字朝上或者百分之百的图案朝上。在所谓的物理学范围内所有所谓的微观的方法是不适合于所谓的宏观世界的,同样所谓的宏观方法也不适宜于所谓的微观世界,尽管这似乎很简单,但人们在其实践活动中是经常混淆的,可能是出于糊涂的认识,然后又获得新的糊涂的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