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 苦路 圣墓教堂 · 以色列之二

标签:
以色列哭墙苦路圣墓教堂 |
分类: 摄影 |
第160篇
哭墙 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老城中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里面对石墙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犹太人把它视为本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今每逢犹太教安息日时,都有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还有许多信仰者将心愿或悼念之辞写于纸上塞进墙壁的缝隙里。
http://s3/mw690/001tdn8jzy76Z4hMDei62&690
http://s12/mw690/001tdn8jzy76Z4hVWk3cb&690
http://s3/mw690/001tdn8jzy76Z4kEiZQ02&690
http://s6/mw690/001tdn8jzy76Z4kG5cpc5&690
http://s16/mw690/001tdn8jzy76Z4kI04naf&690
http://s11/mw690/001tdn8jzy76Z4rN3502a&690
http://s3/mw690/001tdn8jzy76Z4rOJYm32&690
苦路
苦路的前9站在路上,每一个地点都在街道的某个地方钉有一个圆形的铜牌,用罗马数字标注。从第10站起在圣墓教堂中。
17世纪时方济会开始宣扬拜苦路,最后在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确定14处苦路地方。拜苦路就原于耶路撒冷的朝圣活动。耶稣受难的故事和14站的场景几乎在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堂里都被用各种方式展现着。苦路的14站大致内容有以下的传述。
第1站:耶稣被判死刑。
第2站:在这里耶稣被背上了十字架,戴上了荆棘冠冕,并遭鞭打。
第3站:耶稣初次摔倒的地方。
第4站:圣母马利亚教堂,耶稣在这里遇到了他的母亲。
第5站:这座位于埃尔-瓦德主干道上的教堂是为纪念一位非洲古利奈人─西门。他是一个犹太朝圣者,他来耶路撒冷的本意是为了参加逾越节盛宴,结果却被强迫背负耶稣的十字架。几个世纪以来,众多基督教朝圣者重走此路,手中虔诚地握着十字架,以示纪念。
第6站:现在为贝洛尼卡教堂。一位名叫贝洛尼卡的女子用手帕为耶稣擦汗。
第7站:传说中的审议门,耶稣第2次摔倒。
第8站:现为圣哈拉保斯希腊教堂。当初耶稣带着十字架经过这里时,耶路撒冷街上的妇女儿童都为他哭泣。耶稣说:耶路撒冷女子不要为我哭泣。在这条街道上,有一块旧磐石,中间刻有十字架,正是为了纪念耶稣和她们对话的时刻。十字架上刻有“Jesus Christ”和“NIKE”(尼卡,希腊语胜利之意)的字样,象征着耶稣战胜了死亡。
第9站:圣墓教堂,耶稣第3次摔倒的地方。
第10站:圣墓教堂内罗马天主教小教堂台阶上,耶稣在这里被剥去了衣服。
第11站:圣墓教堂内罗马天主教小教堂的祭坛,耶稣在这里被钉上了十字架。
第12站:与罗马天主教小教堂相邻的希腊正教会小教堂的祭坛下的岩石上有记号的地方,据说耶稣就是在那里断了气。
第13站:圣墓堂涂油礼之石。根据当时的犹太礼仪,耶稣的尸体在埋葬之前,就是在这里清洁和净化的。据说圣母马利亚从这里收敛了耶稣的遗骸。
第14站:苦路之终点,也就是耶稣被收敛入墓的地方。由于众多朝圣者点燃祈求之烛到此祈祷,神殿四周墙壁被熏得乌黑。礼拜时,人们会沿墓地绕行一圈,以示纪念。
http://s2/mw690/001tdn8jzy76Z4xvC5bb1&690http://s11/mw690/001tdn8jzy76Z4zyoeCca&690
http://s3/mw690/001tdn8jzy76Z4zzYQi72&690
http://s9/mw690/001tdn8jzy76Z4zBM3m58&690
http://s8/mw690/001tdn8jzy76Z4C5kHRe7&690
http://s9/mw690/001tdn8jzy76Z4EkTqMf8&690
http://s10/mw690/001tdn8jzy76Z4EoYNb59&690
http://s11/mw690/001tdn8jzy76Z4EscnE4a&690
http://s4/mw690/001tdn8jzy76Z4EyK8H03&690
圣墓教堂
http://s3/mw690/001tdn8jzy76Z4NRv1M12&690
http://s2/mw690/001tdn8jzy76Z4T0sH711&690
http://s9/mw690/001tdn8jzy76Z4T24gE38&690
http://s9/mw690/001tdn8jzy76Z4T8Bdeb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