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勿滥用“笑脸”,以免伤人

(2015-11-24 07:45:54)
分类: 情感

切勿滥用“笑脸”,以免伤人

在强劲的竞争者中,一个表情符号居然杀出重围被选为《牛津词典》年度词汇,它就是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极而泣的笑脸)。《牛津词典》官方称,这个Emoji表情是今年最流行的表情符号,最能反映今年的精神。有网友表示,“你根本说不出它是个什么意思,但偏偏用在哪里都很合适”。很多网友认为,这个表情寓意的确很丰富,比如悲喜交加、喜极而泣、苦中作乐甚至无可奈何……(1119日《广州日报》)

表情符号以一个简单的图像反映使用者当时的情绪、性格以至关注的事物,甚至可以超越不同语言之间的界限。“传统字母单词已经难以满足21世纪快速、以视觉为主的沟通需求。因此,像Emoji表情这样的一个图像文字来填补这一空白也不足为奇。”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时代,确实需要方便快捷的语言、图像、符号、方式进行交流,而表情符号作为一个简单的图像确实能够充分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表情符号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几乎不受国籍、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限制。在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中,表情符号被普遍使用,不仅能够表达当事人的各种思想内心丰富活动,还能给对方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笑脸”成《牛津辞典》年度词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笑脸”流行,正是因为人类语言悄然变化的结果,表情符号是一种网络语言,拓宽了语言文字的边界,让人类的语言文字更加丰富多彩。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笑脸”成《牛津辞典》年度词,难免叫人担忧。“笑脸”直观、形象、生动、简洁、明了,但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局限性,频繁使用必显得单调,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可能引起误解。“呵呵”是网络和短信聊天中使用相当频繁的一个词,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演化得“意味深长”。看到它,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憋出内伤,有人直接掀桌……2013年底,网络评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没有之一,就是“呵呵”。“呵呵”成了伤人词汇,没有之一,那就是说与之相比,那些不堪入耳的国骂也要逊色几分了。“呵呵”过于频繁使用,只能让人认为那是在打哈哈,被动应付,极为不耐烦,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用丰富的语言,坦诚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才能成为知心的朋友。

 “呵呵”和“笑脸”同样都是网络热词,却有不同的命运,“呵呵”令人反感、生厌,而“笑脸”走红网络,成了《牛津》年度词,受人亲睐。“笑脸”含义深刻,但也会让人猜不透你的心思,笔者断言,如果滥用“笑脸”,也会伤人。还是需要慎用“笑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