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市民城市文明上海市行为行车记录仪 |
分类: 评论 |
城市文明让市民做主,城市不文明依法惩戒
去年年底,上海市、区两级文明办通过多次召开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座谈会、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网络征集、舆情调查等方式,在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社区居住、生活用餐、文明旅游、网络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找出一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市民行为的“问题清单”。上海黄浦区探索征集志愿者,用车载行车记录仪、手机拍摄、业委会安装小区摄像监控等现代化手段,曝光“高空抛物”“车窗乱扔垃圾”“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陋习。上海市利用征信平台,完善信用记录,探索依法惩戒失信行为的有效方式,推动形成诚信可敬、失信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上海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度。( 2015年05月25日《人民日报 》06 版)
“高空抛物”“车窗乱扔垃圾”“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陋习在城市司空见惯,不仅影响城市卫生市容市貌,而且可能危及到市民的人身安全。不断有媒体报道,路人被“高空抛物”砸伤甚至致死。即使致死,也死无对证。尽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下大气力狠抓文明创建,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更要注意城市形象,文明创建显得特别重要,文明创建迫在眉睫。
如果城市文明创建沿用过去老套路,顽疾难治,治理收效甚微。上海市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工作创新,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的思想理念,探索出城市文明让市民做主的新路子来。哪些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哪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都让市民代表参与讨论,市民代表了列出“问题清单”,如何按照“问题清单”解决问题,更是邀请市民参加,区、县向广大市民征集志愿者,各区县成立了市民巡访团、市容“啄木鸟”队伍、文明劝导志愿者等,开展巡访、查找、劝阻不文明行为活动,用车载行车记录仪、手机拍摄、业委会安装小区摄像监控等现代化手段作为原始记录,作为惩戒的依据,充分发挥市民的监督作用,总之,上海市让全体市民参与城市文明创建的全过程,以充分发挥市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市民管理城市的主人翁意识。
对于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充分开发利用征信平台,完善信用记录,探索依法惩戒失信行为的有效方式,推动形成诚信可敬、失信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还以法律的手段惩处不文明的行为。
上海市的做法得到了《人民日报》等媒体的认可,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同,这是文明创建的成功经验,这些值得各地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