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名校乡校集团化均衡办学 |
分类: 教育 |
乡校傍名校,让乡校名校比翼双飞
合肥市庐阳区通过探索施行城乡学校“捆绑”办学机制,建立城乡学校一体化运行机制,形成开放性、集团化办学格局的“教育联盟”;采用老城区名校外迁以及名校办分校、一校两区等集团化办学形式。目前,采用 “名校+分校、名校+乡校、名校+新校”等形式举办的集团化办学已超过庐阳区中小学总量的35%。合肥市庐阳区还通过设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简化入学程序等一系列举措,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零障碍”入学。(10月09日《人民日报》)
合肥市庐阳区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挖掘名校的教育资源,名校办分校,办新校,扶持乡校,带动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必将有利于均衡办学条件,有利于教育公平。
学区房的价格一路飙升,名校学位一位难求,择校成风,乡村学校人去楼空,城市学校尤其是名校人满为患都是教育不均衡惹的祸。促使教育公平,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能否实现教育均衡化,考察一个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智慧。合肥市庐阳区采用 “名校+分校、名校+乡校、名校+新校”等形式举办的集团化办学已超过该区中小学总量的35%,显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相当成效,必将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名校+分校、名校+乡校、名校+新校”等形式的集团化办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施起来肯定存在大量的困难,需要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让人担忧。
“名校+分校、名校+乡校、名校+新校”等形式的集团化办学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要实实在在的反映在内容上,不是挂挂名而已,那样将是有其名无其实,糊弄百姓。名校和分校、新校、乡校的教育资源要实现整合,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关键的还在于名师,名校和其分校新校乡校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名师要实行共享,利用名校的名师的传帮带多带出一些名师来。
“名校+分校、名校+乡校、名校+新校”等形式的集团化办学必然稀释名校的教育资源,但不能让名校本身受损,大打折扣,那样将得不偿失,名校要善于抓住分校新校乡校闪光之处,实行相互之间的捆绑补充,相得益彰。一校两制多制,不可千篇一律,在领导和管理时要加以区分。
乡校傍名校给乡校带来生机和活力,给名校带来发展的机遇,名校不要感到这个“乡下亲戚”是负担累赘,而是责任和义务。充分抓住时机,让乡校与名校比翼双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