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在学校教育不可或缺

(2014-08-07 19:30:30)
标签:

劳动

制度

守则

分类: 教育

劳动在学校教育不可或缺

8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全国1600所学校本月起严格执行92条规定。92条规定基本上来自过去40余部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是已有文件的汇总。不过也增添了新的内容,首次明确提出学校要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同时,为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劳动创造机会,采用“校园加农户”等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卫生保洁、绿植养护、种植养殖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87日《京华时报》教育部发布92条规定:小学生增家务劳动作业)

近期,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再到8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试行)》,接二连三的教育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出台,说明教育部十分重视教育的制度建设,旨在让教育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使我们的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祖上不是好汉!”据说是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的励志名言,教育家陶行知极力推崇。这一励志名言也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是必须的。我国过去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我们上小学上中学时,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挖山、开田、播种、除草、施肥、收割等等,这些都是大有脾益的。目前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重智轻劳轻体轻美,一切围绕考试转,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独生子女长大后的80后年轻的夫妻,多数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带孩子,不会做简单的家务。不光是在经济上啃老,更多的是在体力上啃老。如此这般,该是教育出了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将劳动作为教育的要求,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为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劳动创造机会,采用“校园加农户”等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卫生保洁、绿植养护、种植养殖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就将劳动的教育具体化了。可以说这些变化能使学校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是急需的素质教育。

管理标准是好的科学的,但是重点还在于抓落实。落实在于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还有就是家庭,如小学生增家务劳动作业,就是完全靠家长监督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