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违建被拆2.黑社会老大?3.丢身份证成逃犯.4.何处索赔

(2010-07-23 11:33:34)
分类: 《一周睇法》

  (由知名律师、知名法律评论员朱永平和主持人张小颖共同主持)

广州电视台《一周睇法》

 

一、二沙岛违建被拆。

张:在广州市中心,有一幢一幢的别墅并不多。

朱:像二沙岛、麓湖、珠江新城等地方都有一些像模像样的别墅。

张:我记得不要说别墅,就是说普通住宅,你要加了间隔,多了几间房,都算违章建筑,要拆除的。

朱:去年专项行动就拆房中房。有的市民为了出租更多的房子,于是大搞装修,一间100平方的房子建了10多间房。

张:搞完市民的房中房,现在开始搞别墅。为什么这次动静这么大?

朱:在我们国家,律师阅人阅物无数,得出一个道理:不要过份。这次二沙岛的富人就过份了。一个宏城小区,大部分违法加建,违建部分越搞越豪华,他们向政府示威,这就过份了。其实,一幢别墅装修时,多多少少有些房中房或加建部分,只是不张扬不过份,你也没有侵犯普通老百姓利益,老百姓才不管你。表面上看是这样,实质是违反《规划法》、《房地产管理法》、《建筑法》,法律就是民主的产物,即大众利益集中的体现,你违法,就是侵害大众的利益。所以,这次政府敢动格是有法律依据的,也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话要说回来,执法要讲程序,政府的执法行为程序上的功夫是否做足,业主也请了律师,如果政府拆除程序上有瑕疵,可能拆除行为变非法行为。

二、村长是黑社会老大。

张:重庆打黑全国出名,广州近十年也打黑不止,我们平民老百姓一直都认为中国是个没有真正意义的黑社会。

朱:西方的黑社会我们在电影小说中见多了,黑衣服墨镜一戴,黑社会疯狂得不得了。

张:旧上海、旧广州也有,中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容不得半点有组织犯罪,但是天天在打黑,好象现在社会很多黑社会组织,连村民合法选出的村长也犯了黑社会罪。朱律师,你能否解释一下中国黑社会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

朱:在中国,法庭上的被告个个都是不承认自己是黑社会,被告人觉得冤枉,你可能控告我杀人、绑架、霸占他人老婆,但我们绝不是黑社会。法庭上检察官和律师吵得不可开交,所以黑社会犯罪在中国是个疑难问题。目前,国内外对黑社会的定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美国、德国、意大利对黑手党是定义不同,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定义也不同。香港《社团条例》说,任何使用黑社会仪式、采纳、使用黑社会头衔或者名称的社团,就是黑社会。澳门法律上称是:典型歹徒组织。纵观全世界,黑社会主要有些基本特征:一是严密的组织;二是较强的目的性;三是有暴力性;四是有一定控制力的组织;五是防护能力强。而中国的定义是组织以暴力手段有组织地进行犯罪,称霸一方,为非法作恶就是黑社会。这个是很笼统的规定,导致法律上争议不断,就像以前的流氓罪一样,属于一个口袋罪,找不到治你的办法,都往这个“口袋罪”里装。所以,在中国凡是控告他是黑社会的,他都不承认他是黑社会。回到本案,合法选出来的村长是黑社会,可能令一些人哭笑不得,村长有其它犯罪,打击就是,如果滥用这项罪名,就会与社会产生价值和是非观的不平衡。打黑,不能乱打,特别不是乱扣帽子。

三、身份证丢了,人成了通缉犯。

张:人人都可能丢身份证,如果我偶然也丢身份证,突然网上通缉我,哪不就很惨?

朱:陆丰的打工妹小林真的很可怜。最新消息,浙江的警察已来到广州,带走小林回浙江处理。

张:哇,小林本来才19岁,身体又弱,又有病,一折腾,多惨啊?朱律师,如果证实警察抓错人怎么办?

朱:小林由广州市抓到浙江去,坐飞机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坐警车去浙江,那可能是罪过,体弱多病的小林, 可能整出一身毛病。中国的《居民身份证法》没有规定身份证丢失以后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或者说,你要承担什么后果或者说抓错人你要负什么责任。浙江警察利用身份信息资料抓人是没错的,关键是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两地警方完全可以在证据、证人等方面交换情报,核实后即可放人,也完全可以从人性化的角度变更羁押措施,也可以不要长途关押到浙江去。执法讲证据,也要讲人性。小林丢了身份证,存在一定的过错,这种过错完全不要承担如此大的法律后果,盼望浙江警方把小林带到浙江后不要关押到看守所,以免小林遭罪,最好尽快放人,让小林坐飞机回广州并补偿一些钱,让她可怜的六神无主的老妈不要在家反复祷告了。

四、买到假食品,索赔依哪个法。

张:假食品四处都是,假烟、假酒、假奶粉,还有假鸡蛋,消费者一般是如果吃不死人就算了,认个倒霉。

朱:什么时候一座城市能住得安心、吃得放心,我看国人的寿命就能延长几年。吃得不放心,成了一块心病,所以命都要短几年,吃出个癌症,死得更快,找谁索赔,只能找阎王爷索赔了。

张:话说回来,现在有两个法律是不是在打架,一个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个是“食品安全法”,如果买到假食品,一个是赔双倍,一个是赔十倍,哇,相差太厉害了,朱律师,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朱:中国的立法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一样快,西方国家100年才立完的法,我们20年就搞定了。所以,一些法律法规就相互打架了。同一个假食品,要面对几部法律法规,让老百姓摸不到头脑,并且要把这个球放在老百姓手上,你选一个法律来索赔,老百姓当然选可以索赔到十倍的《食品安全法》,但对不起,选十倍索赔可以,但前提是商家明知是假的情况下,还销售给销售者,才可以十倍索赔。我说,妈啊,哪个傻冒商家承认是先知道假的才卖给你,肯定打死不承认。所以,法律就把消费者忽悠了,间接地把消费者不当一回事。买到假食品,索赔该依哪个法?就成了社会疑难问题。

 

播出时间:

 

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  星期五 2005 

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  星期六 1315  首播

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  下周六 1745  重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