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均分》片段教学

(2014-04-20 16:29:05)
分类: 片段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片段教学

上杭县实验小学   钟冬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片段教学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8-9页的例1、例2。本节课是第二单元《表内除法》的起始课,也是学生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做一做、圈一圈等操作活动来感知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

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新授环节进行我的片段教学。

【数学活动1】分一分,感知平均分

师:首先,我利用《大闹天宫》这部电影将孩子们带入我的情境教学(课件播放)。孩子们,春节期间热播的一部电影《大闹天宫》你们看了吗?瞧把你们美的!今天,大圣想邀我们去它的花果山看看,想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师:穿过水帘洞,我们来到桃花源,咦!你们看到什么啦?

 

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

 

课件出示:                                 

 

 

师:你来说。你说

师:噢,我听明白了,你们是说有6个桃子,要分给2只猴子。那可以怎么分呢?(分两块板贴这句话)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6

师:你第一个举手,就请你来说。

 

6

5

1

师:嗯,你是将6个桃子分成了1个和5个,对吧!(板书:       你有不同分法?你来,没错,就是你。

 

2

4

师:那你是将6分成了24咯。(板书:      

 

6

师:噢,你已经迫不及待的站起来了,你是两只都是3个。大家说说,她的这种分法是将6分成了?对,是33板书:3   3

师:哇,我们班的孩子就是厉害,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在这些分法中,哪种分法更公平?什么?第3种!哇!同学们都认为是这种分法 (师手指33那种分法) 。为什么呀?

师:你的小手举得最高,就你来,哦!每份都是3个,

师:你还想说。两只分得一样多。你呢?两只分得同样多

师:太棒了!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称它为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请同学们齐读它的名字。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分法(师手指另外两种分法),它们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是啊!每份不是同样多。

师:那你能把它变成平均分吗?

师:你说。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请你说。(把第一种分法的5个中拿出2个给另一只只拿到1个的猴子,就是平均分了)。那这种分法呢?大家一起说,(从4个里拿出1个给2个的猴子就是平均分了)。现在,它们是平均分了吗?

师:大家认识平均分了吗?平均分就是每份要分得……同样多。(板贴: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大家一起把这一句话读一读。(读得真好)

【数学活动2】做一做,感悟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

师:看来参观花果山,还能学知识,好!继续往前走!哦?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你说,噢,你还有补充。

 

12根香蕉

课件出示:                          

 

 


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猴子。板贴这句话)

师: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嗯!每只猴子可分到几根香蕉?

师:说得好!这也是猴子们最想解决的问题?该怎么分呢(板贴这句话)你们能帮忙分一分吗?

师:分之前,请先想一想,你想怎么分?想好后,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开始吧。

师:小朋友们分得真认真!谁愿意上来用老师的圆片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师:你愿意,真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你是11根的分,分了几次?每只猴子分到了几个?你们看,他是这样分的吗?(课件出示这种分法)是这样分的同学请举手。哦,有不少。

师:你的分法不同,那就请你来!

师:大家看,她是几根几根分的?对,44根的分,一次就分完了,每只猴子也是分到了4根。

师:看,是和电脑博士的分法一样吗?(课件出示这种分法)那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哦!是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想出来的。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请坐!

师:老师在刚才的巡视中,还发现了这样的分法。(课件出示552),谁有话想说?

3:老师,我不同意她这种分法。

师:为什么?

3:因为它的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师:你不同意,它是平均分,这那两盘都是有5个,是啊!一样多。

师:喔!你又不同意啦?那你说。谁听明白她的意思啦?其他同学认为呢?是啊!平均分说得是,每份都要同样多。这边,这两份是同样多,还有1分呢?诶!所以,它不是平均分。

师:谁能把它改一改,让它变成平均分!(嗯,你来,从5根当中各拿一根到2根那边去,这样每份就一样多了,也就是平均分了。)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哦,你还有。你是22根的分,分了2次才分完的,每只猴子最后也分到了4.

师:你还有要说的,你也是2次分完的,先每份分3根,再每份分1根。师:哦!你是分3次分完的,先每份分2根,在每份分1根,又再每份分1根,每只猴子也分到了4根。

师:看来,分的方法有很多,但你们发现了吗?不管你是几根几根的分,分几次分完,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每只猴子都分到4根。既然每份分得的是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板贴:每只猴子分4根。

师:刚才,我们是把多少根香蕉拿来分?(12根,板书:12

师:分给了几只猴子?(3只,板书:                   

师:每只猴子分得了4根。(板书:  4     4     4  

师:香蕉还有多余吗?没错,刚好分完。

师: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算式将这种分法的过程与结果都体现出来吗?

师:你说,用什么法?减法,太棒了!结果怎么样?没了,所以等于0.

师:谁能把刚刚平均分的过程再来说一说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4)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数学活动3】圈一圈,深入理解平均分概念

师:那孩子们想一想,这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给3只猴子,刚好可以分完外,还可能平均分给了几只猴子?也刚好分完,每只猴子分到了几根?

师:现在,如果我们不摆小棒了,你能直接在图上用圈一圈,画一画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吗?想好以后,就请在这张纸上用圈一圈的方式把你的想法展示出来。

师:哇,孩子们圈得好认真哦!圈好的请举手。把手放好!我们看,这是我们刚才的那种分法,你们的呢?谁愿意将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交流。你说

师:你猜可能是平均分给了4只猴子,这样每只猴子就可以分到3根香蕉。

师:哦,你是这样圈的!

师:还有可能是平均分给了6只猴子,这样,每只猴子可以分到2根香蕉。

师:你是这样圈的吗?

师:还有吗?还有啊?你说。(可能被12只猴子平均分了,这样每只猴子就可以分到1根香蕉。)这该怎么圈?对,11根的圈。

师:还有?哦!平均分给2只猴子,看看,果真如此!

师:你也还有,还可能平均分给1只猴子?对,1只就无所谓分啦!

师:请仔细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哦!你发现了,猴子的只数越多,平均每份分到的就越少。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得如何?真是位爱思考的孩子,我们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如果从下往上看呢?

师:但是,不管你是哪种分法,每份分得的结果都是同样多,所以,这些都叫平均分。

师:看来,我们跟大圣游花果山,还学到了不少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练习环节。

在下面的练习环节中,我还设计了说一说、辨一辨、分一分等多个层次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加以巩固和提升。我的片段教学到此结束,谢谢!

设计意图:基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按照“感知素材——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巩固运用”的认知顺序。本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大闹天宫》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逐层深入的情境串,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中感知和理解“平均分”的涵义。首先让学生在分一分中初步感知和理解“平均分”,这一环节主要围绕“每份分得同样多”展开教学,其次让学生在做一做中体验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着力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再次让学生在圈一圈中深入理解平均分概念,同时渗透感性函数思想和异中求同的数学思想,最后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巩固新知。

总之,本课围绕动手分一分——圈一圈——列一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中实现动作—图示—符号的提升。

 

备注:本片段教学于2014年3月20~21日在武平举行的龙岩市小学数学技能赛中荣获城区组二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