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百一十六篇·手艺中国

(2012-04-21 13:57:20)
标签:

手艺

中华文明

手工业

工业化

杂谈

分类: 2012年

    这是一部读来令人感动的书。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内地走村串户考察了8年,回国后又潜心研究了10年,以严谨的态度著成此书,用自己的相机和尺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生活记忆。

    农耕民族推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随之发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面朝黄土耕作,利用工暇之时制作生活工作所需,凡用具、工具、农具、家具以及衣帽鞋袜都自己动手制作,久而久之,手工成了为手艺。

    较之工业文明,手工业文明更能寄托人类的情感。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成为一条条有效的途径,通向幸福之门。人们用思想和双手编制生活景象,制造工作便利,在生活中提高质量,在工作中提高效率。

    中国手艺的积累大都以实物诉说。中华文明硕果累累,仰韶的彩陶、良渚的玉器、先秦的青铜、汉代的漆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不胜枚举,中国古人的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诚惶诚恐。

    而劳作之中,工具成为帮手,让手工业趋于便利,然后得长足发展。中国传统手工业在生活与工作两大领域各显神通:生活上,中国人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将手工艺术化;工作上,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成就了几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

    可惜我们少有人记录这些,也少有人珍惜这些。倒是一个美国人在90多年前,为我们作了如此重要的记录。今天读来,仍让人心动,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大陆上由北及南,孜孜以求地将这个国度几千年来积累的文明做了客观的考察,事隔近百年,我们再看它时几乎就是完备的总结。因在那之后,中国陷入战乱,继而又置身于高速度的建设,使这些古文明积累成了残缺不全的记忆,而鲁道夫·P·霍梅尔所做出的一切,为我们直观地补上了这些残缺。

    工业化文明、信息化文明将人类文明带入高速行进的轨道,与手工业文明漫长的历史相比,可以说日新月异。但是,文明有善果,亦会出现恶果,善恶之间,多为一念之差,人类还常常浑然不觉,只有靠时间才能做出终极判断。

    本书作者恰恰在中国工业化前夕来到中国,又付出了极大精力和毅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任务,才让我们今天有幸看到我们自己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缩影,而这缩影的每一细微之处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

    手艺具有思想,思想能放出光芒。对中国人来说,手艺是古代中国的命根子,我们曾长久地攥着这命根子,让民族长寿至今。

    谨以为序,并向作者、译者、编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马未都

                                                                            2011年11月25日

    这是我为《手艺中国》写的序,此书已出版。
 

    第八百一十六篇·手艺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