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郑黄帝故里 大殿的八幅壁画

标签:
杂谈 |
河南省新郑黄帝故里
大殿的八幅壁画,
生动地展现了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每幅图的背后都有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一幅是“黄帝诞生”。
五千多年前,
在嵩山东麓新郑一带,
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
一幅是“创造舟车”。
黄帝修德治兵,
创造舟车。
请看这个是民用车,
中间的是指南车。
这里是打造的各种兵器和民间用具。
这个是驯兽的场面,
中国最早的家禽饲养就是从黄帝开始的。
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船只。
当时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
用来载人载物。
一幅是“黄炎结盟”。
当时居住在陈丘(今河南淮阳)一带的
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
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
到了黄帝时代,
炎帝领导的神农氏部落逐渐衰落,
而黄帝修德治兵,
创造舟车,
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
以武力征伐强暴,
制止侵略。
许多部落慕其威望,
前来通好,
仰仗归从。
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
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
(今河南扶沟县,一说河北涿鹿)
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
打败炎帝,
使之归顺于已。
从此后,
炎黄部落和睦相处,
结为联盟,
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征战蚩尤”。
当炎黄结盟之时,
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
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暴残忍。
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
都吓的惊魂落魄,
溃散四逃。
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
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豹、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
会合炎帝部落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
一幅是“建都有熊”。
黄帝战胜蚩尤之后,
又挥师北上,
驱赶走向南方扩张的荤粥族,
天下有不顺者,
进行征伐,
然后班师回有熊新郑,
诏告天下,
并在西泰山(今新郑龙湖镇)大会诸侯,
定鼎建都(河南新郑),
举行开国大典,
各部族首领共尊黄帝为天子。
一幅是“高擎(请)龙旗”。
黄帝统一万国部落以前,
以熊为图腾,
统一天下以后,
采用有代表性的部族图腾特征,
荟萃成新的图腾——龙,
作为有熊帝国的族徽和旗帜。
龙是各部族大融合、大团结的产物,
因此五千年来,
炎黄子孙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幅是“肇(照)造文明”。
黄帝和他的臣下有许多发明创造。
如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
兵器、音乐、文字、算术、历法、
图画、医药、祭祀、婚丧、铸铜等等。
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标准中的
文字、城堡、铜器、祭祀等,
黄帝时代都已发明创造,
使中国与埃及,古巴比伦、
古印度比肩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