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原紫竹林教堂

标签:
杂谈 |
天津
在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16号
初名“圣路易教堂”。
1870年天津人民出于对法国传教士的憎恨,
焚烧了位于三叉河口的望海楼教堂,
1872年法国天主教会用清政府的赔款建造此教堂,
因该教堂地处法租界紫竹林一带,
故又称“紫竹林教堂”。
该建筑东抵张自忠路,
南沿营口道,
西临解放路,
北抵承德道。
建筑面积383平方米,
砖木结构,
教堂外立面用四棵立柱支撑,
中部入口作拱券形,
上作三角形门楣,
腰线为小出檐带状花饰砖雕,
做工精细。
首层两侧设拱券式小门。
顶部装修已震毁,
改为简易顶。
堂内一端设圣坛,
一端设二层楼台,
供唱诗班使用。
紫竹林教堂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
它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宗教渗透和文化侵略的历史见证,
同时也记录了天津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历史。
建筑较为破损。
紫竹林教堂建于1872年,
占地6.8亩,
建筑面积779平方米。
是一座具有浓郁文艺复兴晚期风格的希腊式教堂。
教堂砖木结构,
钟楼成半圆形,
上面有精美的葡萄、玫瑰花造型雕刻;
大门左右的罗马柱柱头有百合花的雕饰,
使原本单调的柱体充满艺术气息。
教堂内部也很考究,
内部满铺红、蓝、白三色瓷砖,
瓷砖上还有十字架的装饰。
圣体栏杆为铸铁铁艺祭台,
材料是白色大理石,
上面刻有3个不同造型的十字架,
四周的装饰图案是卷云与波浪。
祭台两侧供奉着两尊圣像,
一为法王路易九世,
一为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
祭台两侧的墙壁上镶嵌一块白色大理石,
用法文镌刻着为教堂建筑捐资者的名字。
堂两侧的半圆形拱窗,
由菱形彩色玻璃拼成,
每当太阳照射时绚丽的色彩就会透进堂内,
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异的氛围。
这里的唱经楼更加典雅,
沿螺旋式楼梯向上走就能看到
那架赫然而立的古典管风琴,
据说这是当时天津教堂内仅有的两架之一。
管风琴的紫铜音管靠墙而排直向穹顶,
当年演奏时音响宏大丰满,
音色圆润和谐,
音域宽广辽阔,
不仅许多教徒沉醉,
就连普通人也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