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明爆发,仍可能创下新低

(2008-08-14 16:23:50)
标签:

体育

    经历了两场极赋内涵并且足以大长士气的失利,中国男篮终于在安哥拉身上迎来了北京奥运会的首场胜利。经历了两场发挥不如意的比赛,姚明也终于在平均身高仅1米94的对手身上找回了予取予求的感觉。
    谁都知道,面对身高远低于自己的对手,中国男篮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内线。开局姚明就绷足了劲儿,几乎拿着球就想扣,整个第一节姚明是惟一一个打满10分钟比赛的先发队员,4投全中加2罚2中得到10分、3个篮板和1次盖帽,所有的统计数据效率皆为正!在巨人的带动下,首节前9分钟全队9人上场、7人得分、6人有助攻进帐,投篮13中10,其中两分球更是8中7,惟一一个没有投中的快攻也被刘炜迅速抓下前场篮板二次上篮得手!而在这9分钟时间里,中国男篮防守也极其出色,惟一一次犯规还是朱芳雨在进攻中出现的,一度以24比8领先了多达16分。
    第二节姚明势头依旧,除了最后14秒那次勾手力量偏大,之前的7次投篮和3次罚球全部命中,上半时17分、5个篮板和2次盖帽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然而在这一节开局时,对手趁姚明不在场时逐渐找到进攻感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中国男篮这一节防守不力,竟然让对手得了27分,半场仅以44比42领先2分。
    好在中国男篮易边之后迅速加大了防守强度,姚明也改变了策略,这一节四次和队友做出了INSIDE-OUTSIDE的配合,充分利用自己在内线的牵制,其中3次助攻队友成功投中空位三分,分差重新稳定到15分左右。第四节中国男篮则将对手彻底打入深渊,分差一度扩大到20分,这也是双方今年三次交手以来中国队第一次让安哥拉领教到我们真正的实力。

    在守望了两场比赛之后,姚明终于在安哥拉身上爆发,打了近31分钟,投篮和罚球都是11中10,30分、7个篮板、3次助攻和4次盖帽,失误只有1次,这样的表现应该无可挑剔。
    然而翻开中国男篮前两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总览表,你会惊异地发现:姚明不是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的头号得分手,甚至连第二号都不是。在得分榜上,朱芳雨以两场比赛26分列中国男篮第一名,刘炜以25分次之,然后才是姚明的24分。不过再加上23分的大郅、13分的阿联和10分的孙悦,这次中国男篮说得上是遍地开花。可是这个我们最稳定的内线大个子场均只有12分,命中率31.8%(22投7中),甚至两分球的命中率(19投6中,31.6%)还不如三分球命中率(3投1中,33.3%)。大家不禁要问:姚明究竟是怎么了?
    在杭州斯坦科维奇杯和南京钻石杯期间,我都和姚明的私人训练师法尔松多次聊及姚明的身体状况和竞技状态,当时法尔松认为姚明恢复了大约80%,等到北京奥运会时,状态肯定会比两年前的日本世锦赛时要好。当时姚明在仅打了斯杯的三场热身赛情况下,在世界男篮锦标赛上交出了场均25.33分和9个篮板的答卷,投篮命中率高达63.9%,但从比赛中依然可以看出他的移动和动作速率都比自己正常情况下慢半拍。对照之下,北京奥运的前两场小组赛,姚明看起来甚至连70%的状态都还没有达到,而且遭遇的又是两支世界冠军级别的球队,所以始终没能打出漂亮的比赛。
    算上这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三战之后姚明的场均得分也只不过上升到18.0分,篮板8.67个,命中率回升到51.5%。考虑到后面两个欧洲对手强悍的防守风格,尤其是希腊强大的整体防守能力,姚明在本届奥运会小组赛上场均得分、篮板和命中率都有可能创下自己在国家队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自从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以来,姚明在历届国家队的比赛中场均得分从未低于20.71分(雅典奥运会),场均篮板从未低于9个(日本世锦赛),投篮命中率从未低于55.7%(卡塔尔多哈亚锦赛)。
    为了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上能打出好成绩,姚明来不及等到状态完全恢复就必须提前复出。这从第三节进行了1分20秒时在中国队一次反击中,姚明从中路快攻跟进,接朱芳雨的妙传却扣篮不中就可以看出。虽然这球遭到了对方的犯规,但是姚明依然有些茫然地看着篮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起跳的高度竟然不够。

    但在个人数据下降的背后,相信姚明会欣喜地看见队友们都敢于挺身而出,自己终于不再孤军奋斗。就像大姚自己说的:“以往和强队比赛,如果我只有10次左右的投篮,我们一定是溃不成军的。”然而三场比赛,姚明出手最多的一场也不过是12次,中国男篮却收获了一场胜利、一场将世锦赛冠军逼入加时赛的惜败和一场对美国队分差最小的失利。
    希望这是中国男篮整体进步的一个信号:我们倚重姚明,但是不再依赖姚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