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读《鲁迅家的细碎往事》后记
(2020年8月7日)
春节前,我从读书馆借了《鲁迅家的细碎往事》、《哲学六讲》和《静水深流》三本书,想利用春节假期读这三本书的。由于节前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春节假期也没能休息,一直忙于事情,读书就只能放在一边了。近期,事情趋于稳定,我的心情也回归平静,就抽时间读完了李伶伶著的《鲁迅家的细碎往事》。本书作者没有过多地介绍鲁迅三兄弟的学术成就,而是从鲁迅家的细碎往事入手,通过介绍鲁迅家的一些生活中的细碎事情,如鲁迅的家族、鲁迅的婚姻、鲁迅兄弟的矛盾、鲁迅三兄弟学习经历、家庭生活、感情纠葛等等,让我们从生活的侧面,对鲁迅的家、鲁迅本人及鲁迅三兄弟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了解,为我们全方位认知鲁迅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本书,作者前有序、后有后记。正文有八章,八章分别是:(一)父母爱情:门当户对的典范。主要介绍了鲁迅的家世和鲁迅姓“鲁”的来历。(二)男大当婚:三兄弟婚事。主要介绍了鲁迅三兄弟的婚事。鲁迅是奉母成婚,包办婚配朱安;周作人是自由恋爱,留学日本认识羽太信子;周建人是亲上加亲,娶了二嫂羽太信子的亲妹妹日本人羽太芳子为妻。(三)周氏大家庭,其乐融融只是一厢情愿。周家是一个大家庭,祖上也曾经富裕过、有大房子、有很多的田地。周家三兄弟的婚姻除了老大鲁迅是奉母成婚、属包办婚姻之外,老二、老三的婚姻都是自由恋爱、自愿婚配的。同时,周家老二和老三既是亲兄弟,还是连襟,应该说一家人的家庭生活本该是和谐的,但是那只是理想的,实际生活中真是一厢情愿的。鲁瑞老太太在世时,靠老太太的威望和威严,和谐的局面还能维持和掌控,老太太去世之后,主心骨不在,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各打自己的小算盘,加之家大业大、家庭经济拮据,周家大家庭就开始走向分裂,究其原因(四)兄弟失和,依然是一笔谁也说不清的糊涂账。还有老大和老二(五)以爱情的名义,家外有家,也为大家庭分裂留下必然。包办的婚姻,不幸的婚姻生活,为周家兄弟的家庭生活埋下了追求自由婚姻的影子。鲁迅婚后认识许广平,生活在了一起;周建人也与羽太芳子的亲上加亲婚姻没有走到幸福的尽头、最终离婚,在上海有了新的家庭;唯独老二周作人的婚姻算是稳定,但是也没善始善终。至于,(六)鲁迅身后的事,介绍鲁迅去世后的一些事情,包括妻子朱安的最后结局。(七)周作人的滋味生活,介绍了周作人沉浮的人生。(八)周建人的“寿则多福”,介绍了周家主人们的最后岁月。这些都是被公开过的往事,其实就是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结局,也是命运使然的。
周家三兄弟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人,都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其家庭生活也随着现代人的研究陆续有一些公开的透露。而本书的作者从介绍鲁迅家的生活琐事开始,帮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周家三兄弟的人生道路选择。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但也离不开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影响、个人学识、家庭环境、工作学习生活领域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条件、学识水平、生活环境因素,有时可能对人生的影响很大。“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读《鲁迅家的细碎往事》一书,也许可以让我们知道认识社会历史名人时,往往不能只看他们光鲜的一面、成就的一面、成功的一面,其实,他们的光鲜、成就和成功往往可能掩盖着他们很多的付出、巨大的牺牲和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名人首先也是人,他们不仅要学习、工作,也要生活,也是有感情的,也要家庭、也要生活,也要面子、也要和谐。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家庭,往往很难都做到事事如意、事事顺心的。看鲁迅家的细碎往事,看名人的家庭生活和处理家庭、家务、家事的方法,也许能从中学到点什么,但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中之外的收获就只有让读者去体会和感受、识别和甄别了。吸取他们有益的经典、成功经验,做生活的强者,成就成功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