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寺旅游区又称万佛沟、小龙门,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南25公里的宝山山谷之中。
灵泉寺原名宝山寺,为东魏武定四年(546年)高僧道凭法师所创。591年隋文帝杨坚诏请寺僧灵裕法师到长安,封为全国最高僧官“国统”,统管全国寺院僧尼。唐代,寺中高僧内不乏王子帝后,仍为全国佛教中心,号称“河朔第一古刹”。
杂草、枯枝,古韵
灵泉寺,周围八山环抱,状若莲台。古时的这里松林密布,曾有林海听涛的美誉。
由寺院向东西方向延伸的宝山沟,即万佛沟,
万佛沟山门
伫立在山门旁气宇轩昂的石狮
大住圣窟,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开凿。窟门雕迦毗罗和那罗延神王,身躯魁伟,顶盔贯甲,手持剑叉法器,脚踏牛羊,威然挺立。窟外的墙壁上遍凿佛龛及雕佛刻经。
令大家不解的是,迦毗罗和那罗延神王的头都是偏向同一侧。
迦毗罗神王局部

那罗延神王浮雕局部
窟内雕镌释迦、弥勒等佛像近百尊。
窟顶呈宝相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凌空飞舞的飞天,为沉寂的洞窟增添了无限情趣。
窟外的墙壁上遍凿佛龛及雕佛刻经。
看似石狮的雕刻。
以两窟为中心,从东到西千米有余,浅龛造像密布山崖,刻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历时600余年。
灵泉寺万佛沟按年代编排,可看出塔式的沿革,可谓“宝山塔林”,堪称全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石刻艺术史、佛教史的珍贵文物。
卧虎栩栩如生

徜徉摩崖石刻间,叹诸多国宝在岁月中风化、消陨。
这一天的阴冷,更增添了灵泉寺的古风韵味。
驱车在离开景区的道路上,仿佛感受到远古时一骑驰骋在密林中,风萧萧兮,林涛涛兮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