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城皆是有毒奶

(2008-09-17 13:15:29)
标签:

生活

感悟

经济

杂谈

分类: 杂谈

满城皆是有毒奶

我很无辜

满城皆是有毒奶

    国新办发布会透露,截至17日8时,“三鹿奶粉”安全事故已导致全国6244名婴幼儿患病,158名发生肾衰竭,3名死亡;经过抽检,国内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出口到孟加拉、缅甸、也门、布隆迪、加蓬五个国家;供应北京奥运、残奥的所有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质检总局将尽快完成乳品企业和乳制品大检查。

    满城皆是有毒奶!

    但是,医学专家说毒性不会被人体吸收,也不会长期留存于人体内。

    可如果每天排出前一天摄入的毒素,又每天还在因饮用有毒奶而摄入毒素,体内不就是天天有那“低毒的”“化工用品”了吗?无害?
    童年时家有一猫,宠养多年。有年春节前,家中养了株水仙,置于窗台,那猫整日斜倚于窗台憩息,口渴之时,随时就近饮那水仙盆中之水。二十余日后,猫中毒身亡。原因:水仙有毒,猫长期饮用了养水仙的水,慢性中毒。

    据三鹿人讲,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是行业通用的“秘技”,只是这个“脓包”被三鹿捅破了。

    满城皆是有毒奶!众里寻他千百度,何处可寻放心奶?

    问题出来了,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昨天的苏丹红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今日的三聚氰胺又掀风波。明天,不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哪一种食品又被发现被投毒。  

 

各地报告患儿共6244例

158人肾衰竭3人死

 

国新办就婴幼儿奶粉抽检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2008年9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陈竺、副组长李长江等通报婴幼儿奶粉抽检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路透社记者:请问陈部长,昨天我去了石家庄,我也同石家庄很多婴儿的家长进行了交谈。从我们的谈话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给他们的孩子喝奶粉要比母乳喂养更好,请问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鼓励母乳喂养,中国的专家也提出过母乳的喂养比婴儿吃奶粉更好,所以我想问一下中国政府将如何推动这方面的宣传,促进母乳喂养,而不是让婴儿主要依靠奶粉的喂养。

  陈竺:首先我要感谢记者朋友的这个问题。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母乳喂养的效果远远要好于替代品,包括婴幼儿奶粉。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母婴健康计划当中,就包括有推进母乳喂养这样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正如我们所知,年轻的妈妈们,现在面临的社会压力是很大的。她们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出现母乳不足的现象,所以在我们国家婴幼儿奶粉的使用量的确是比较大。在今后我们还是要大力推进母乳喂养的计划。

  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放松对食品安全,特别是不能放松对婴幼儿食品安全,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监管。正如刚才李局长已经提到的,和昨天政府公告的那样,中国政府将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科学监管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企业,确保婴幼儿健康。

  凤凰卫视记者:请问李局长,我们刚才注意到所公布的都是婴幼儿配方奶粉,您刚才也谈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趋势。是否成人奶粉、液态奶和酸奶这样的奶产品也含有三聚氰胺的情况。因为香港检测出一款伊利雪糕也含有三聚氰胺。

  李长江: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给你做一个具体的回答。我们这次优先地、紧急地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专项检查,目前已经完成。检查的结果已经表明,含有三聚氰胺的企业是少数,占企业的生产批次是少数,含量也不一样。

  我们对109家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有问题的是22家,占20%左右。那就是说,80%的企业所抽查的产品是合格的。

  此外,有些企业,我们抽查的批次很多,而不合格的批次是少数。比如伊利,我们抽查的样品是35个批次,不合格的1个批次。蒙牛,我们抽查的是28个,不合格的仅仅是3个。对所抽查批次的产品,三聚氰胺的含量各不相同,最高的是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它的最高值是2563mg/kg。而有的产品,像“福鼎”产品,它的含量值为0.09mg/kg。(沙客翰:官员们用“仅”、“仅仅”轻描淡写有毒奶。这不是“仅仅”的问题,“仅”有都不可以!这是食品安全!消费者如何能够从市场中识别“仅”不合格的食品?)

  因此,我们可以说,抽检的80%的企业产品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产品是安全的。对有的企业,没有检测出来的批次,也是安全的。(20%的产品有问题,还可以称为“产品是安全的”?)

  那么,对其他的奶制品,我们正在紧张地工作,动用了全国160多个国家检测中心,在紧张地工作,检测的结果我们会实时公布。

  至于您所提到的香港伊利雪糕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我从有关方面得到这个信息,我们正同香港有关方面联系,认真分析三聚氰胺产生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