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PI转PPI  货币从紧趋势不变

(2008-06-15 20:24:22)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

    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5月份CPI同比上涨7.7%,在2008年2月达到峰值之后继续回调。

  此前一天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达到8.2%,连续10个月上涨,亦创43个月以来的新高。因此,PPI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下一步调控的重点。

    而和PPI同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进出口仍然处于上行通道,尚未出现大幅下滑。专家认为,在通胀压力不减、出口形势稳增的局面下,货币政策从紧的预期不会改变。 
  导致5月份CPI指数下调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增幅的回落。

  但是,CPI“落七”只能让消费者获得短暂的心安。 
  PPI高涨以及地震、电力价格和成品油价格管制导致未来CPI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定。
  在CPI数据出来之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PPI指数,此数据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标。数据显示,5月份PPI同比上涨8.2%,创出43个月以来的新高。今年前5个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尤其是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是PPI上升的重要动因。 
  由于PPI走势会直接影响到构成CPI中的非食品价格涨跌幅度,所以随着PPI指数继续攀升,其向CPI传导的压力在增大。一般情况下,PPI向CPI传导可能需要3到6个月。

    PPI向CPI传导有三个路径:

    第一是传导至食品价格:当能源、工业品价格上涨时,可能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之后一部分农产品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另一部分经过工业加工进入消费领域,并推高CPI。 
  第二个途径是能源价格的传导:首先,对于消费类能源产品,存在着“原始能源—能源中间品—能源成品—能源消费品”的传导途径;其次,能源产品可能增加其他工业加工品的成本,并推高相应消费品的价格;最后,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加大商品的流通成本,并推高所有消费品的价格。 
  第三是其他消费品价格的传导,主要包括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等,这些产品都需要经过工业加工,其传导途径较为明确,即“原材料—生产资料—消费品生产—其他消费品”。 

  截至5月底,国内工业品价格向CPI传导的途径主要通过农业生产资料向农产品传导。随着油价、粮价等大宗商品继续走高,国内PPI向CPI传导途径可能会发生变化,国际通货膨胀会透过PPI通过上述三种途径传递到CPI。 
  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只要CPI高于5%,PPI涨幅屡创新高,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就不会改变。 
  6月6日,央行在CPI数据公布之前提前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同时,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17.5%。这是我国今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07年以来第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宏观调控另一个重要部门的国家发改委,控制价格、限制出口、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等政策,将成为下一阶段控制PPI向CPI传递的主要政治举措。

    央行从紧的首要措施是继续采取数量型措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缩流动性和控制通胀预期。

    其次,在未来推进资源价格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不可能永远这样便宜下去,这违反经济规律。今年年底,秋粮上市后,通胀回稳到5%左右时,将推出油价、电价等资源价格改革。企业将迎接一个成本高位运行的经济环境。

    第三仍然是加息。正如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部的报告建议说,为从源头上遏制通胀,还是应在适当的时候加息。加息不但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消灭负利率,还是控制通胀的最有效武器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妈妈,你别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