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盈率分析港股历史起跌
标签:
基金财经石油晰股灾沙士亚洲杂谈 |
分类: 价值投资原理 |
由次按衍生的信貸危機已令環球金融市場在10月首個星期強烈震盪。美國杜瓊斯指數在08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五天內急瀉18.4%,恆生指數則下跌16.3%﹝所有回報以港元計算﹞。
事實上,投資者對類似的股災並不陌生。在過去30多年,本港投資者已經歷過不下10次的大型股災。在每次股災之中,股市大幅下瀉,投資者的信心盡失。然而,危機總會過去,股市在每次危機過後亦再創新高。以圖顯示港股過去經歷的10次大跌市及恆生指數的走勢。
圖1:恆生指數30多年來走勢
http://www.fundsupermart.com/main/articleFiles/webarticles/2950/HK/Chart%201%20CH.png
| A | 1973-1974: 石油危機 ( 中東戰爭 ) | G |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
|
B |
1979-1980: 石油危機 ( 兩伊戰爭 ) | H | 2000: 科網股爆破 |
| C | 1983: 中、英談判陷入僵局 | 2001: 九一一事件 | |
| D | 1987: 華爾街股災 | 2003: 「沙士」爆發 | |
| E | 1990: 石油危機 ( 海灣戰爭 ) | I | 2007-2008: 次按風暴 |
| F | 1994: 墨西哥金融危機 | |
|
當中,最嚴重的跌市出現於 1973至1974年的石油危機。恆生指數當時從高位大跌91%才見底。雖然股市跌幅極之震撼,但現在回顧當時的波幅亦只不過是一個小波折﹝見圖一﹞。隨後的數次危機中,大市從高位回落的幅度介乎20%至57.8%不等。於2000年後的跌市,港股連續經歷三個危機,包括2000年科網股爆破、2001年美國911恐襲及2003年的「沙士」。當時市民擔心疫症漫延,商業活動亦顯著萎縮,使本港投資者對樓市及股市失去信心。當時有專家預期,業主難以在往後 10年脫離負資產的行列,本港亦會失去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事實上,在投資者及市民信心跌至最低點後的數個月,樓市及股市已靜俏俏回升。恆生指數在42個月內拾級而上,並且突破危機發生前的高位。雖然要準確捕捉股市的底部絕不容易,指數從低位升至科網股高位的幅度達213%。
|
表 2:多次股災的跌幅
|
|||
|
|
高低位跌幅(%) | 從高位見底歷時 | 回升至上次高位所需時間 |
| 1973-1974: 石油危機 ( 中東戰爭 ) | -91.0% | 1973年3月 - 1974年12月 | 79.2 個月 |
|
1979-1980: 石油危機 ( 兩伊戰爭 ) |
-20.6% | 1980年11月- 1980年12月 | 1.8 個月 |
|
1983: 中、英談判陷入僵局 |
-32.5% | 1983年7月- 1983年10月 | 3.9 個月 |
|
1987: 華爾街股災 |
-49.4% | 1987年9月- 1987年12月 | 43.7 個月 |
|
1990: 石油危機 ( 海灣戰爭 ) |
-32.3% | 1989年5月- 1989年6月 | 5.1 個月 |
|
1994: 墨西哥金融危機 |
-40.4% | 1994年1月- 1995年1月 | 20 個月 |
|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
-57.8% | 1997年8月- 1998年8月 | 16.6 個月 |
|
2000: 科網股爆破 |
-53.1% | 2000 年7月- 2003年4月 | 42.3 個月 |
|
2001: 九一一事件 |
|||
|
2003: 「沙士」爆發 |
|||
|
2007-2008: 次按風暴 |
-53.2% (截至10月10日) | 2007年10月 – 至今 | |
估值乃長線投資的重要指標
經過最近的一輪急跌後,多個市場浮現長線投資的價值,估值更是其中一項決定市場吸引力的重要指標。目前投資意慾低迷,不少市場已「極便宜」。參考過往的金融危機,市場在估值極低的情況下,再度大幅下挫的風險較上揚的機會為低。
例如今年10月10日,恆生指數市盈率只有8.8倍,較最近三次股市危機的估值還要低。與恆指於1998年8月亞洲金融危機時的8.1倍市盈率低位亦相當接近。只消16個半月已,恆生指數便從當時低點重回1997年所創的高位。即使估值未能預先精確地透露股市的最低點,但極低的市盈率往往是一個長線投資的重要信號。
圖2: 恆生指數過去市盈率
http://www.fundsupermart.com/main/articleFiles/webarticles/2950/HK/Chart%202%20CH.png| A | 1973-1974: 石油危機 ( 中東戰爭 ) | G |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
|
B |
1979-1980: 石油危機 ( 兩伊戰爭 ) | H | 2000: 科網股爆破 |
| C | 1983: 中、英談判陷入僵局 | 2001: 九一一事件 | |
| D | 1987: 華爾街股災 | 2003: 「沙士」爆發 | |
| E | 1990: 石油危機 ( 海灣戰爭 ) | I | 2007-2008: 次按風暴 |
| F | 1994: 墨西哥金融危機 | |
|
處變不驚釐清現況
雖然我們認為美國經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有望復甦,但股市往往走在經濟數據之前。環球股市由去年的高位累積下跌逾50%,市場估值目前極之吸引,使本港股市浮現難得的投資價值。即使投資組合暫有虧損,我們建議投資者應在不穩的市況下保持冷靜。雖然悲觀氣氛籠罩股市,但亦往往顯示市場下跌風險較上升的風險為低。
相對於投資個別股票,基金投資者可輕易獲得分散風險的好處。持有高質素的基金投資組合,更可讓投資者在市況復甦時受惠。雖然短期內波動市況仍將持續,我們建議投資者將眼光放遠一點,總能夠在長線中投資獲利。投資者亦可藉低迷的市況,重整一下投資組合,建立更強韌的核心及輔助投資組合 。
葉學賢是iFAST Financial (HK) Ltd的研究部經理。﹝證監會持牌代表,中央編號:AOS027﹞
http://www.fundsupermart.com.hk/hk/main/research/viewHTMLPrint.tpl?articleNo=295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