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历史购买力

标签:
财经经济购买力道指比率杂谈 |
分类: 商品-金属 |
金价由2001年开始至今,已是连续第八年上涨【表一】,2008年按年上升5.8%,是2004年以来增幅最小的一个年份,但相比起同期白银下降24%及铂大跌38%,黄金的相对表现已是十分出色。
保存购买力 黄金远胜货币
当前信贷紧缩,借贷信心尚未恢复,大家担心的当然是通缩。黄金在当前环境扮演保存购买力(preserv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及保护财富(insurance against wealth destruction)的角色则十分重要。
人人讲货币长期贬值,但究竟长期购买力跌几多?看黄金相对其他货币的表现【图一】。假设各货币在1913年的购买力为1.0,黄金在约一百年后还可保持其购买力,但其它货币购买力的长期向下趋势则十分明显。当然,这并没有计入货币的利息收入,但在当前接近零息的环境下,未来几年无论揸金还是揸现金,利息收入分别不大,利息收入的考虑暂且在此不谈。
图一亦显示美元过去表现其实不比其它货币差,但其购买力还是下降了92%。
http://www.hkej.com/hkej_upload/dnews/845/88555/069.jpg
由极度贪婪走向极度恐惧
从另一个角度看,道指兑黄金比率(Dow-to-Gold Ratio)亦可以看待成一个购买力的指标【图二】。道指成分股仍是美国(甚至是全球)股票的龙头,亦代表金融资产;而黄金却是不能滥印的硬货币(金甲虫称之为Real Money)。有关比率可看作道指购买力的指标。
计算方法是以道指点数除以每盎斯金价。图中所见,目前比率大约是8。比率在1999年见顶后一直回落至今,道指购买力已蒸发超过五分之四!
上述比率,其实是反映人性的两个极端面,即是贪婪与恐惧(Greed & Fear),贪婪时人人要“股”不要“金”,恐惧时人人要“金”不要“股”,人之常情。这一巨大钟摆,每数十年就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是由极度贪婪走向极度恐惧,再由极度恐惧返回极度贪婪。
无独有偶,恒生指数(以美元计)兑黄金比率早在2000年亦见顶回落,其购买力亦已失去超过近四分之三【图三】。上证A股指数则相对强势,至今仍能保存四分之一的购买力【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