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学生眼里的进才北校

(2008-03-12 14:56:31)
标签:

新加坡

文化交流

教育

分类: 教育思考
    这是新加坡伊佈拉欣中学学生来我校进行文化浸濡活动后写的文章,看看她眼中的进才北校,或许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原文如下
 

上海市文化学习浸濡之旅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学校位于浦东路新区羽山路601号、民生路. 学校环境十分清幽, 而且规模庞大, 比我们学校大上至少两倍。他们拥有自己的跑道, 室内体育馆和篮球场。可想而知,对学校不熟悉的学生们难免会迷路!但在那边就读的学生却真是 ‘生在福中不知福’, 还向我们埋怨学校怎么没有游泳池呢! 宿舍的环境也不错,虽然四个人得挤间房间, 但还是挺舒适的。一间套房拥有一间浴室, 虽小了点, 却设备齐全, 还提供了洗衣粉、沐浴露、毛巾筒等。

    在到学校正式交流的第一天就让我意识到中国的学校都十分注重身体的健康, 上课前学生们都得到跑道慢跑两圈,之后再进行早操。此外, 我也从每天早上的升旗礼见识到学生们的纪律, 因为每个班级都必须从课窒整整齐齐地步操到操场上。还记得到学校的第一天, 因为我们都不会操步, 所以也让我们在整个升旗礼上成了引人注目的焦点, 丢脸死了!还好, 后来的几天因为进才中学的老师与同学们的耐心教导, 我们也渐渐能跟得上了。

    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 我发觉我班上的同学们都十分敢于发言, 比起新加坡学生们更有自信多了。此外, 每两节课后, 通过广播指导, 学生们都必须做眼保健操。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十分注重眼睛的重要性, 难怪大多数的学生们都没有戴眼境的烦恼, 或许在这一方面, 新加坡的学校是可以向进才北校学习的。但一点却是新加坡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共同点-聊八卦和疯狂超人气偶像团体 ‘飞轮海’!

    虽然在中国上了五天的课程, 但始终无法习惯那边的学校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所有的课都是用华语来教的, 而在新加坡老师们都是用英语来教课。此外, 他们在每堂课后都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 这便是大家在课室里最开心的时间了, 有的趁时间铺眠、有的吃零食, 而我们也借此更了解和认识班上的同学们。他们十分友善, 而且也对新加坡十分感兴趣, 所以我们也向他们简略地介绍了新加坡。我想我国的黑胡椒螃蟹十分有名吧, 因为班长说若他有机会到新加坡旅游, 这可是他必尝之菜肴!

    除此之外, 进才中学北校的老师所利用的教材都与新加坡的大约相同, 唯一不一样的是在新加坡我们时常有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 但在中国上了五天的课后, 我发现都是老师在做实验, 而学生们都在座位上静静地观察。哦对了, 令我十分羡慕的是他们的课本好簿啊, 你能相信吗, 新加坡的课本至少都厚过他们的课本6倍以上呢!

    除了上课以外, 进才中学北校的老师们也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两个讲座, 分别为 <<上海的历史、地理与文化>>和<<古诗词与中国文化>>。第一个讲座的内容十分精彩, 也让我更深地了解上海的历史、地理与文化。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 金融中心和港囗城市。虽然是更了解了上海, 但拥有将近6000年历史的中国还有更多的奥秘, 更何况中国又是个面积庞大的国家。第二个讲座让我了解了古诗词与它的分类, 例如:<<散曲>>和<<唐诗>>, 和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个讲座让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因为邢春老师还为我们高唱<<但愿人长久>>这首苏轼的经典诗, 希望我们能够体会这首诗所含有的意义和情感。

    这个学校浸濡活动真的让我受益不浅, 因为我看到了上海与新加坡在文化上的不同。我也发现了新加坡学生真的对古诗词与中国文化的了解太浅了,或许是因为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关系吧。另一点是中国学生们都十分知足, 能自得其乐, 一个简单的 ‘橡皮筋’的游戏就足以让他们快乐无比。这样相比下来, 新加坡的学生们是不是过于享受物质生活了呢?这五天的时间都过的十分愉快与充实, 也让我结识了新朋友, 而宿舍的生活也让我更独立坚强了。我想, 这是一个让我毕生难忘的一次旅游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迷失
后一篇:《背影》学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