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絮语(三十八)
(2009-08-02 12:57:23)
标签:
诗词絮语曹植茶杂谈 |
分类: 杂谈 |
月光明亮的夜晚,坐在院中的水池边,用手拨弄着池水,水花欢快地飞散,仿佛水晶碎了,又像无数的精灵,嬉笑着追赶而去,这时候,心情便妩媚起来。白天被烈日荼毒萎靡的花木枝叶,在清爽的晚风里也苏醒过来,有节奏的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遥远地方吹来的梦谣,又让人觉得有点惆怅。冰凉的啤酒,是此时最好的慰藉。
来是就不是很喜欢喝茶的,但是如这炎炎的夏日总不能以酒解渴吧,而市面上各种五颜六色的饮料向来是不适口的。一个地方流行一种茶叶,这边当然是铁观音居多,我对茶的敏感不如酒,就是说,你拿特级和普通的泡给我喝,感觉上也无大异,所以也不用暴殄天物了。对身体而言,喝白水其实最好,可是人嘛总想生活得更有味道些。好在能泡水的什物还很多,薄荷叶、桂花,菊花,酸梅,蜜桔,以及各种小草。村民常送一大包洗净的不知名植物,说是夏天加冰糖熬水喝清肝明目,消食舒怀,弄了两次,总嫌麻烦,又有些中毒的忧虑,故亦不用了。薄荷水其实蛮不错的,就是现今那里找新鲜的薄荷叶呢?薄荷茶有些涩,可以反复熬水,梗其实比叶更香,能提神解困。小时候常在街边买五分钱一杯的薄荷糖水,那种滋味记忆犹新,虽然其实是香精兑水而已。柠檬买来切片和白糖熬在罐子里,冲水加冰,味道酸甜,开胃生津,又能解醉酒,也是可口的饮品。但腌制就要些技术了,自己揣摩着做了一次却过酸,只好把柠檬片掏出来拌糖吃了。有时候还买瓶装绿茶和牛奶混一起,权当奶茶了。开始的时候,怕绿茶与牛奶香气不一,混起来不好,但一试之下另有奇趣,也就熬夜时常喝了。
曹植写过许多以物喻人,寄寓抒情的小赋,文风略受楚辞的影响,想来他和屈原亦怀着相近的感慨吧。《神龟赋》:“惧沈泥之逢殆,赴芳莲以巢居。安玄云而好静,不淫翔而改度。”表达的一种志气节操。《白鹤赋》:“恒窜伏以穷栖,独哀鸣而戢羽。冀大网之解结,得奋翅而远游。”有对身世的悲愤和未来的希冀。《蝉赋》则是以蝉寓己,既发出“实淡泊而寡欲兮,独咍乐而长吟。声噭噭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的声音,又颓生“欲翻飞而愈滞兮,知性命之长捐。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的哀叹。思其生平,不由让人共鸣。其他诸如《鹦鹉赋》《鹞雀赋》等,亦大多如此。由此可见,以赋状物,一定要有所寄寓,而且最好是真切可感的,最忌那类辞藻堆砌而内容空洞之文。
世人知苏子皆称其词,其实东坡的诗亦大家的,特别是古风体,如词声一般黄钟大吕。时读一首《迁居临皋亭》:“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岂无佳山水,借眼风雨过。归田不待老,勇决凡几个。幸兹废弃余,疲马解鞍驮。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饥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澹然无忧乐,苦语不成些。”写的是迁居,显的是胸怀。用语自成,不为雕琢,思想所至,笔力自及,此正是学诗之人的一个境界。
昨日在海边,逢海潮滚动,忽得“形胜云霞风卷雪,气吞日月浪翻雷”一句,又觉得有些夸大了,想必钱塘江大潮定当如此吧,可惜久唯神思而已。
前一篇:夏日饮酒自嘲
后一篇:水调歌头(有所思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