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理论教学:裁判知识
比赛通则
(一)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1、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
2、在第1节和第2节之间,第3节和第4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
3、半场时间的休息时间应为15分钟。
4、如果在第4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为打破平局,需要一个5分钟的决胜期或多个这样的5分钟来继续比赛。
5、在所有的决胜期中,球队应朝向第3节和第4节中相同的球篮继续比赛。
(二)比赛开始
1、对所有的比赛,有秩序册中命名的第一队(主队)应有球篮和球队席的选择,则这个选择应在预定的比赛开始前至少20分钟告知主裁判员。
2、在第1节和第3节前,球队有权在他们对方的球篮所在的半场作赛前准备活动。
3、为进行第3节的比赛,球队应交换球篮。
4、如果某一球队在场上准备比赛的队员不足5名,比赛不能开始。
5、在中圈跳球,当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比赛正式开始。
6、随后的比赛由交替拥有球权的一方在中场掷球开始比赛。
(三)球的状态
球可能是活球或死球。
1、球成活球,当:a、跳球中,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b、罚球中,裁判员将球置于罚球队员可处理时。c、掷球入界中,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2、球成死球,当:a、任何投篮或罚球中篮时。b、球呈活球,裁判员鸣哨时。c、在一次罚球中球明显不会进入球篮,且该次罚球后接着有:——另一(多次)罚球时。——进一步的罚则(罚球和/或掷球入界)时。d、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或决胜期的比赛时间时。e、投篮中飞行的球在下述情况后被任一队的队员触及时:——裁判员鸣哨;——每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结束。
3、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球不成死球如中篮算得分,当:a、投篮的球在飞行,裁判员鸣哨或比赛计时钟或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b、罚球的球在飞行,裁判员因除罚球队员之外的任何规则违犯而鸣哨时。c、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并仍控制着球时对方队员犯规,并且他以连续运动完成犯规发生前已开始的投篮。
(四)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
1、一名队员的位置由他正面接触的地面所确定。
当队员跳起在空中时,他保持当他最后接触地面时所拥有的相同位置。这包括界线、中线、3分线、罚球线和标定罚球区的各线。
2、一名裁判员的位置的确定与一名队员的位置的确定相同。
当球触及裁判员时,如同触及裁判员所位于的地面一样。
(五)跳球
1、定义
1、1跳球是使球成活球的一种方法。一名裁判员在中圈在任何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之间将球抛起。
1、2当双方球队的两名或更多的队员各有一手或两手在球上,以致不采用粗野动作任一队员就不能获得控制球时是争球(此时,交替拥有球权的箭头指向某队,该队拥有掷球权。当场内同队队员触及球时,立即改变箭头方向)。
2、执行跳球的程序
2、1每一跳球队员的双脚应站立在靠近本方球篮的中圈半圆内,一脚靠近圆圈的中线。
2、2然后裁判员应在跳球队员之间将球向上(垂直地)抛起,其高度超过任一跳球队员跳起能达到的高度。
2、3在球到达它的最高点后,球必须被一名或两名跳球队员用手拍击。
2、4在球被合法地拍击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应离开他的位置。
2、5在球触及非跳球队员之一、地面、球篮或篮板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得抓住球或触及球超过两次。
2、6在球已被拍击前,非跳球队员的身体部分不得在圆圈上或圆圈(圆柱体)上方。
2、7如果球未被一名或两名跳球队员拍击,或者,如果球没有被至少一名跳球队员拍击而触及地面,则应重新跳球。
2、8如果一名对方队员要求占据其中一个位置,同队队员不得围绕圆圈占据相邻的位置。
3、跳球情况
一次跳球情况发生,当:一次争球出现;球出界,并且被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同时最后触及;裁判员们拿不准是谁最后触及球或裁判员意见不一致。
双方队员罚球违例出现;
一个活球停在球篮支架下;
当任一队既没有控制球又没有球权时球成死球;
在特殊情况中,在抵消了双方球队的相等罚则后,没有留下其它要执行的罚则,以及在第一次犯规或违例之前任一队既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时。
此时看箭头所指的进攻方向,由该队掷球开始比赛。
(六)掷球入界
1、一般原则
1、1每当球进入球篮,但该投篮或罚球无效,则随后的掷球入界应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执行。
1、2由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引起的罚球之后,随后的掷球入界应在记录台对面的中场执行,不管最后的或仅有的罚球是否成功。
在中场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应将双脚骑跨在中线的延长部分,并有权将球传给位于赛场任一处的队员。
1、3控制活球队的队员或有掷球入界权队的队员发生侵人犯规后,随后的掷界外球应由非犯规队从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执行。
(七)要登记的暂停
1、定义
球队的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请求中断比赛即是要登记的暂停。
2、规定
2、1每次要登记的暂停应持续1分钟。
2、2一次暂停机会开始,当:
球成死球且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报告犯规或违例已结束了和记录台的联系时。
某队在对方投篮之前或后已,请求了要登记的暂停,对方队投篮得分时。
当某队执行仅有的一次或最后一次罚球中篮后,一次暂停机会开始。
2、3一次暂停机会结束,当:
裁判员持球或不持球进入罚球区执行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时。
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2、4在上半时(第1节和第2节)的任何时间可准予2次要登记的暂停;在下半时(第3节和第4节)的任何时间可准予3次要登记的暂停,以及每一决胜期中准予1次要登记的暂停。
2、5除了对方队员投篮得分并且没有宣判犯规后准予的暂停外,应给首先提出暂停请求的教练员的队登记暂停。
2、6一次要登记的暂停请求只可在记录员发出该次暂停请求的信号之前被撤销。
2、7在暂停期间,队员们可以离开比赛场地并坐在球队席上,被允许在球队席区域内的人员可以进入球场,只要他们留在他们的球队席区域附近。
3、程序
3、1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有权请求要登记的暂停。他应亲自到记录员处清楚地要求暂停,并用手做出适当的常规手势。
3、2一旦暂停机会开始,记录员应通过发出他的信号,向裁判员指明已提出了要登记的暂停请求。
如果某队已请求了要登记的暂停,在对方队投篮得分时,计时员应立即停止比赛计时钟并发出他的信号。
3、3当裁判员鸣哨并给出暂停信号时,暂停开始。
3、4当裁判员鸣哨并招呼球队回到球场上时,暂停结束。
4、限制
4、1由一个犯规罚则带来的罚球或多次罚球之间或之后不允许要登记的暂停,直到已出现一个比赛的钟表运行片断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例外:
在多次罚球之间宣判了犯规。这种情况下,多次罚球应完成,在下一个犯规罚则执行之前准予暂停。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犯规。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新的犯规罚则之前准予暂停。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欠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违例,其罚则是跳球或掷球入界。
如果一个以上的犯规罚则造成多个罚球单元,每个单元分别处理。
4、2在第4节或任一决胜的最后2分钟内,在一次投篮成功后比赛计时钟停止时,得分的队不得获得一次要登记的暂停。
4、3未用过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一个半时或决胜期。
(八)替换
1、规定
1、1在替换机会期间球队可以替换队员。
1、2一次替换机会开始,当:
球成死球且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报告犯规或违例已结束了和记录台的联系时。
在第4节或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某队已请求了替换,对方队投篮得分时。
一次替换机会结束,当:
裁判员持球或不持球进入罚球区执行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时。
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1、3已经被替换的队员和已成为队员的替补队员,他们?分钟不能重新进入比赛或离开比赛,直到已出现一个比赛的钟表运行片断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3、不允许替换:
3、1一次违例后,没有掷球入界球权的队。
例外:
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已进行了替换。
登记了任一队犯规罚则。
准予了任一队暂停。
裁判员已中断了比赛。
3、2由一个犯规罚则带来的罚球或多次罚球之间或之后,直到已出现一个比赛的钟表运行片断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例外:
在多次罚球之间宣判了犯规。这种情况下,多次罚球应完成,在下一个犯规罚则执行之前得到替换。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犯规。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新的犯规罚则之前得到替换。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违例,其罚则是跳球或掷球入界。
二、违例
(一)队员出界和球出界
1、定义
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除队员以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时,即是队员出界。
(二)带球走
1、定义
1、1当队员在球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本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是带球走。
1、2在球场上正持着一个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一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而其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保持着它与地面的接触点时为旋转。
(三)确定中枢脚
·双脚着地接住球的队员可用任意一脚作为中枢脚。一脚抬起的瞬间,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在移动中运球中接住球的队员可按下述要求停步:
——如果一脚正触及地面:
□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可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如果双脚离地并且队员:
□双脚同时落地,则任一脚都可以是中枢脚。一脚抬起的瞬间,则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两脚分先后落地,则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
□一脚落地,队员可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1、带球行进
·当队员在球场上控制一个活球并已确定中枢脚后:
——传球或投篮时,中枢脚可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得落回地面。
——运球开始,在球出手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
·在停步后,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
——传球或投篮时,一脚或双脚可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得落回地面。
——运球开始,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得抬起。
2、队员跌倒、躺或坐在地面上
当一名队员持球跌倒在地面上或躺或坐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球是合法的。
如果尔后该队员持着球滑动、滚动或试图站起来是违例。
(四)3秒钟
1、规定
1、1当某队在场上控制活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运行时,该队的队员不得停留在对方队的限制区内超过持续的3秒钟。
1、2队员在下列情况中应被默许:
·他试图离开限制区。
·他在限制区内,当他或他的同队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并且球正离开或恰已离开投篮队员的手时。
·他在限制区内已接近3秒钟时运球投篮。
1、3为证实队员自身位于限制区外,必须将双脚置于限制区外的地面上。
(五)5秒钟
1、定义
一名队员在场上正持着活球,这时对方队员处于积极的防守位置,距离不超过
1米,该队员被严密防守。
2、规定
一名被严密防守的队员必须在5秒钟内传、投或运球。
(六)8秒钟
1、规定
1、1每当一名队员在他的后场获得控制活球时,他的队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它的前场。
1、2某队的后场包括该队本方的球篮、篮板的界内部分以及由该队本方球篮后面的端线、两条边线和中线所限定的球场部分。
1、3某队的前场包括对方的球篮、篮板的界内部分以及由对方球篮后面的端线、两条边线和距对方球篮最近的中线边沿所限定的球场部分。
1、4当球触及前场或触及有部分身体接触前场的队员或裁判员时,球进入该队的前场。
(七)24秒钟
1、规定
1、1每当一名队员在场上获得控制活球时,他的队必须在24秒钟内尝试投篮。
一次投篮的构成,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在24秒钟装置的信号发出前,球必须离开投篮队员的手,而且球离开了投篮队员的手后,球必须触及篮圈或进入球篮。
(八)球回后场
1、定义
1、1球进入某队的后场,当:
·球触及后场。
·球触及有部分身体接触后场的队员或裁判员。
1、2球被认为已回到他的后场,当控制球队的队员是:
·在他的前场最后触及球,并且尔后同队队员首先触及球,
——在球已触及后场后,或
——如果这名队员接触后场。
·在他的后场最后触及球,随后球触及前场,并且尔后在后场接触的同队队员首先触及球。
2、规定
在他的前场控制活球的队员不得使球回他的后场。
它不适用于每当罚球后还拥有在边线中点处掷球入界球权的掷球入界。
(九)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
1、定义
1、1投篮:手中持球,然后通过空中掷向对方球篮。
拍:用手把球打向对方球篮。
扣:用一手或双手迫使或试图迫使球向下进入对方球篮。
拍和扣也被认为是投篮。
1、2当球离开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的手时,投篮开始。
2、规定
2、1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在投篮中就发生了干涉得分:
·当球在下落飞行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队员触及球。
·当球碰击篮板后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队员触及球。
·这些限制仅适用到球不再有直接进入球篮 的可能性或球已触及篮圈。
2、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在投篮中就发生了对球干扰;
·当球与篮圈接触时队员触及球篮或篮板。
·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触及球或球篮。
·防守队员使得篮板或篮圈摇动,根据裁判员的判定,这种手段已妨碍球进入球篮。
2、3当投篮的球在飞行时,以及在裁判员鸣哨后比赛计时钟或24秒钟装置信号响后,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的所有规定应适用。
3、罚则
3、1如果进攻方发生违例,不判给得分。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界外球。
3、2如果防守方发生违例,应判给进攻的队:
·当球在2分投篮区域出手时,得2分。
·当球在3分投篮区域出手时,得3分。
得分的判给和随后的程序与由于球进入球篮判给得分的处理相同。
3、3如果双方球队的队员同时发生违例,不判给得分和一次跳球情况出现。
三、犯规
(一)接触
1、定义
1、1在一场篮球比赛中,10名队员快速移动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身体接触不可避免。
1、2确定是否处罚这样的接触,裁判员在每一个实例中应注重和考虑下列基本原则:
运用“有利/无利”概念中的一致性,裁判员不应企图靠不必要地打断比赛的流畅来处罚附带的身体接触,况且这样的接触没有给有责任的队员利益,也未置他的对方队员于不利。
(二)侵人犯规
1、定义
1、1侵人犯规是队员犯规,含有与对方队员非法的接触,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
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
1、2阻挡是阻止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行进的非法身体接触。
1、3撞人是持球或不持球的队员推动或移动到对方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
1、4背后非法防守是防守队员从对方队员的背后与其发生的身体接触。仅防守队员正试图去抢球的事实,不证明从背后与对方队员发生接触是正当的。
1、5拉人是干扰对方队员移动自由的身体接触。这种接触(拉人)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来发生。
1、6非法掩护是非法地试图拖延或阻止不控制球的对方队员在赛场上到达希望到达的位置。
1、7非法用手发生在防守队员处在防守状态,并且手放置在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身上并保持接触,以阻止其行进。
1、8推人是队员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强行移动或试图移动已控制或未控制球的对方队员时发生的身体接触。
2、罚则
在所有的情况中应对违犯者登记一次侵人犯规。此外:
2、1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由非犯规的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犯规的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时,则应运用第55条(全队犯规:处罚)。
2、2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投篮成功,应计得分并判给1次罚球。
·从2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应判给2次罚球。
·从3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应判给3次罚球。
·在指示任一节或决胜期结束的比赛计时钟信号响时或恰好响之前,或当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队员被犯规了,此时球仍在该队员的手中,并且投篮成功,不应计得分。应判给2或3次罚球。
(三)圆柱体原则
圆柱体原则定义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想的圆柱体内的空间。它包括该队员上面的空间,并受下列限定:
·前面由手的双掌。
·后面由臀部,和
·两侧由双臂和双腿的外侧。
双手和双臂可以在躯干前面伸展,其肘部的双臂弯曲不超过双脚的位置,因此两前臂和双手要举起。他的双脚间的距离应与他的高度成比例。
(四)垂直原则
1、在篮球场上,每一队员都有权占据未被对方队员已经占据的任何场上位置(圆柱体)。
2、这个原则保护队员所占据的地面空间和当他在此空间内垂直跳起时的上方空间。
3、队员一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经建立了他自己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队员应对此接触负责。
4、防守队员垂直地离开地面(在他的圆柱体内)或有双手或双臂伸展在上方并在他自己的圆柱体内,则不应判罚。
5、无论是在地面上或在空中的进攻队员不应用下列方式与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发生接触。
·用他的手臂为自己创造额外的空间(清除障碍)。
·在投篮时或刚投篮之后伸展他的双脚或双臂去造成接触。
(五)合法防守位置
1、防守控制球的队员
1、1当防守控制(持着或运着)球的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不适用。
1、2每当对方队员在持球队员面前占据了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甚至是一瞬间完成的),持球队员必须料到被防守并必须准备停步或改变他的方向。
1、3防守队员建立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必须在占据位置前没有造成身体接触。
1、4一旦防守队员已建立了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他可移动以便防守他的对手,但他不得伸展他的双臂、双肩、双髋或双腿,并通过这样做来造成接触以阻止从他身边通过的运球队员。
1、5当裁决阻挡/撞人情况涉及持球队员时,裁判员应运用下列原则:
·防守队员必须以面对持球队员并双脚着地来建立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防守队员为保持合法防守位置,可保持静立、垂直跳起、侧移或后移。
·在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的移动中,一脚或双脚可以瞬间离地,只要该移动是侧向或向后的,不朝向持球队员。
·接触必须发生在躯干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防守队员应被认为是已经首先在该地点上了。
·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可以在他的圆柱体之内转身,以缓和任何冲撞或避免受伤。
如发生上述情况,应认为持球队员已经造成了犯规。
(六)掩护:合法的和非法的
1、合法的掩护是当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
·发生接触时是静止的(在他的圆柱体内)。
·发生接触时双脚着地。
1、1非法的掩护是当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
·发生接触时正在移动。
·发生接触时,是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外做掩护没有给出足够的距离。
·发生接触时,对移动中的对手没有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1、2如果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内做掩护(前方的或侧方的),做掩护的队员可按自己的意愿靠近对手以建立掩护,只要没有接触。
1、3如果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外做掩护,做掩护的队员必须允许对手向他迈出正常的一步而不发生接触。
1、4如果对手在移动中,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应适用。做掩护的队员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被掩护的队员能通过停止或改变方向来避免掩护。
要求的距离是不得少于正常的1步,不得多于正常的2步。
1、5与已经建立掩护的队员的任何接触,由被合法掩护的队员负责。
2、阻挡
2、1如果试图做掩护的队员在移动中与静止或后退的对方队员发生接触,则他构成了一起阻挡犯规。
2、2如果队员不顾球,面对着对方队员并随着对方队员的移动而移动他的位置,除非包含其它因素,他对所发生的任何接触负主要责任。
所谓“除非包含其它因素”是指被掩护的队员故意推人、撞人或拉人。
2、3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把他的手臂或肘伸在他的圆柱体之外是合法的,但当对方队员试图通过时,它们必须移到他的圆柱体之内。如果手臂或肘是在他的圆柱体之外并发生接触,这是阻挡或拉人。
3、用手和/或手臂接触对方队员
3、1用手触及对方队员,本身未必是犯规。
3、2裁判员应判定引起接触的队员是否已经获得了利益。如果队员引起的接触在任何方面限制对方队员的移动自由,这样的接触是犯规。
3、3当防守队员处于防守状态,并且他的手或手臂放置在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身上并保持接触,就发生了非法用手或非法伸展手臂。
3、4反复地触及或“戳”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是犯规,因为这可导致粗暴的比赛。
3、5这是持球的进攻队员犯规:
·为了获得利益,用手臂或肘“钩住”或缠绕防守队员。
·为了阻止防守队员的防守或试图抢球,或为了在他和防守队员之间创造更大的空间,“推开”防守队员。
·运球时,用伸展的前臂或手去阻止对方队员获得控制球。
3、6不持球的进攻队员为了下列原则“推开”防守队员是犯规:
·摆脱去接球。
·阻止防守队员的防守或试图抢球。
·在他和防守队员之间创造更大的空间。
(七)双方犯规
1、定义
双方犯规是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接触犯规的情况。
2、罚则
2、1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
2、2比赛应按如下所述重新开始:
·如果在同时投篮有效并得分,应将球判给得分队的对方队员从端线掷球入界。
·如果某队已控制了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界外球。
·如果任一队都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一次跳球情况出现。
(八)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1、定义
1、1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一名队员不是在规则的精神和意图的范围内合法地试图去直接抢球,发生的侵人犯规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1、2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在贯穿整场的比赛中必须解释一致。
1、3裁判员必须只判断动作。
1、4判断犯规是否是违反体育道德的,裁判员应运用如下原则:
·如果一名队员不努力去抢球并发生接触,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一名队员在努力抢球中造成过分的接触(严重犯规),则该接触应被判定是违反体育道德的。
·如果一名队员拉、打、踢或故意推对方队员,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一名队员正做合法的努力去抢球(正常的篮球争抢)发生了犯规,这不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反复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队员必须被取消比赛资格。
2、罚则
2、1应给犯规队员登记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2、2判给对方队罚球,以及随后在中场的球权。
判给罚球的次数应按如下规定: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2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如果中篮应计得分并再加1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并没有得分:
按照试图投篮的地点,2或3次罚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