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号文:由书而感
(2021-07-27 15:35:00)自己费劲打广告,远不如名人的推荐。
看梁文道写毛尖:亦庄亦谐,写的杂文和散文很受欢迎。《乱来》,光看书名就知很有趣。
于是我就去书城搜她的《乱来》,这本书还未上架,看到已经有639人订阅了这本书,其中有一个书友评论说:由梁文道的《读者》引导,找到毛尖的纸质书《乱来》……
我就想,这订阅的639人大约是和我一样因为道长的介绍来搜这本书的吧。
前几天,我的公众号粉丝突增,其迅猛,绝对是我开公众号以来的一场飓风。具体过程我就不写了。这个使人温暖的片断,因为仅此一回才不容易被磨灭,那种被眷顾的感觉是真好啊。
接下来,写好文,不负推荐,则是我需要做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中国的俗语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以,我觉得我写了好文,未必有人觉得好看。在照顾读者品味上,我是自私的,我的写作,必是以愉悦自己为先。
一篇文字出炉,并不能为我换来什么,倘若有大把的稿费做诱饵,那么逼迫着自己写写不来畅销文,倒也值得。那个庸俗的欲望,望不来,那么写作就是精神倾诉。这样的倾诉,就是我手写我心。(这段原想删掉,把自己写的野心勃勃,实则我并没有那样的野心,想想,还是留着吧,想我年轻的时候,到处投稿,可不就是是野心的第一步。后来为什么不投呢,是知道此路不通,回头是岸吧。我并不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梁文道,许多人喜欢称他为道长,真不是他自己封的。
但是,有人讨厌地说:“一个念佛的人,天天被喊道长道长的,好恶心。”
道长听到,肯定觉得好无辜。
大部分网友则很容易理解,有个评论说“总不能叫梁文僧吧。”
我自己觉得,叫道长很亲切。
是吧,仁者见仁。对人的看法,对物的理解,各不相同。若用讨好的语气写文,兼顾不来,累死作者,说不定,顾此失彼。
道长的捧文里有这么一段话:“写作这件事真的要靠才华,并不是书读得越多写得就越好,书读得多只能保证你写的东西基本通顺,不易犯错而已。真是要写好写出彩,还得靠才华。”
摘抄完这段,看窗外天暗雨急,想着住在城里的儿子今天肯定没去图书馆看书。想到他,免不了一声叹息,默默地说,儿子啊,你啥才华没有,但你可以努力,靠后天弥补,去奋斗,你暂时还没有资格躺平啊。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痛苦的,紧张的,可我怎么感觉他学得优哉游哉。
他给我发来图片,今天中午做的茄汁大虾,“有点糊,味道还可以”。
儿子说,做虾好麻烦啊,要挑虾线。
我说,虾线我都处理过了啊,背部的,腹部的。我跟你说过呀。
儿子说,噢,难怪,就挑出一个虾线……
前一篇:碎片式记录,今日公号文
后一篇:建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