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博客写点什么

(2021-04-13 09:14:48)
数十分钟前,博客更新一篇,是从公众号文粘贴过来的。
数十分钟之后,想着,随便写一点吧,以示我对新浪博客的热爱犹在。

至于今天的公众号文,能否发表,不去想。马不停蹄,连续着写有十来天吧,情绪高昂的很,反应平常的很。
写文,一天一课。写字是有惯性的,容易刹不住车。好不好,值不值,不评议,只要自己舒服就行。倘若过程痛苦,我会丢盔弃甲,另觅桃花源。

有博友问,《在路上》好不好看。
要论好看,不如麦家的《人生海海》好看。但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一部经典小说,写的是四十年代美国青年人的生存状态,非常之疯狂,近乎一种病态的疯狂。

我看书,看的就是外面的人生,别处的精彩。
我自己,太像一只关在笼子里鸟,挺好奇外面的世界,同时,又胆小,哪儿也不敢去。你现在让我去大城市,我会心生恐惧,我怕我不会坐地铁,不会坐公交,不会的东西有太多太多。出门在外,容易刘姥姥附体,供人偷笑。

《在路上》快看完了,下一本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已入微信读书书架。
村上的书我没看过,看过的是另外一些日本作家的书,作者不同,但是小说的氛围非常相似,包括日本电影,都是同一个基调,无不是暗沉,压抑,克制。好像看谁说过,日本文化其特点就是:丧。如果长期读日本小说,弄不好会得抑郁症,最好的办法是去读读美国作家的小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自由,开阔,奔放,能使人热血沸腾。

人到中年,热血难以沸腾,充其量也就是平淡中找点小欢喜。
比如,昨天下班回来买了一盆茉莉,20块钱,本想着再还点价,但是我天生不是会还价的人,20就20吧,为了使五六月间能喝到茉莉花茶,买下了。

我自己原有的两盆茉莉,一盆送给我老爸,一盆自己留着。我爸那盆长势良好,郁郁葱葱,我自己留着的那盆,没活过去年的冬天。
我知道,茉莉可以扦插,但是我等不及它慢慢成活,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主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